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她表示,在本屆政府提出管治新風格、政府新角色和理財新哲學,獲得社會廣泛認同,具體的措施亦逐一落實。
其中她倡議政府應擔當「促成者」和「推廣者」的角色,各政策局和部門在處理經濟民生事務上變得比過往積極有為,部分工作成果已反映在2018年《施政報告》及《施政綱領》內超過240項的新措施。
她提到,有人會問,政府的積極作為,會否偏離香港奉行的市場經濟。她的答案是「不會」,但當每個城市的競爭力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時,政府有責任提供政策支援,為企業在海內外開拓商機,進行更多「政府與政府」的對接工作。
她續稱,有人又會問,政府更進取地投放公共資源改善民生,會否偏離量入為出、謹慎理財的原則,而走上福利主義社會的路。她的答案是「不會」,香港擁有豐厚的財政儲備,政府有責任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為未來投資,為市民解困,讓社會各階層都能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
事實上,香港人的自力更生精神令人敬佩,目前領取綜援的失業個案約1.2萬宗,是2003年9月高峰期的24%。
她又表示,在更有效擔當「促成者」角色方面,剛於今年4月1日成立的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其中一項重點工作是為不同界別提供「首站式和一站式」的諮詢和統籌服務。對由民間倡議而於公眾有裨益的項目,創新辦會協調相關部門的要求和意見,並與倡議組織保持溝通,以促成其事。
此外,已撥歸創新及科技局的效率促進辦公室會協助各政策局及部門推出方便營商的措施,去年便已落實超過70項相關措施,而今年會繼續推出超過130項新措施,以減輕業界的遵規成本,為百業拆牆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