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0月10日 時事脈搏

【施政報告】林鄭:發展創科進展良好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她表示,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循八大方向發展創科,並投入龐大資源,這個策略廣受業界認同,並取得良好進展。

第一,為本地企業合資格的研發開支提供額外稅務扣減的法案,已進入立法會最後審議階段,通過後將惠及企業在2018至19年度投入的合資格研發開支;政府亦已接納了由徐立之領導的檢討研究政策及資助專責小組的建議,向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研究資助局的研究基金投入額外200億元,加強大學的研究實力,以及建議成立30億元「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增加研究撥款來源。

第二,取得立法會通過100億元撥款,在香港科學園建設專注於醫療科技和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的兩個科技創新平台。法國的巴斯德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轄下的廣州生物醫藥及健康研究院,和北京自動化研究所已率先表達意願加入平台,與本地大學和科研機構合作。

政府目標是首批科研機構可於明年下半年開始,陸續在兩個創新平台建立實驗室。在滙聚科技人才方面,政府已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及「科技專才培育計劃」。政府亦接納上述專責小組的建議,支持研資局推出「傑出學者計劃」,在引入、培訓及留住人才等方面三管齊下,壯大本地創科人才庫。稍後在港成立的「大灣區院士聯盟」更令人才庫「如虎添翼」。

第三,創新科技署已於今年7至8月與6間投資公司共同落實「創科創投基金」,以配對形式投資本地創科初創企業,而香港科學園和數碼港,亦分別獲政府撥款70億元和2億元加強其對進駐的企業的支援。

第四,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基建工程已於今年6月展開,目標是在不遲於2021年提供首幅可興建設施的土地。科學園的擴建工程將較預期提早一年於2019年內完成;而「創新斗室」人才公寓,以及將軍澳工業邨的「數據技術中心」和「先進製造業中心」亦會如期在2020年起陸續完成。

第五,創新辦正進行檢視現行法例及法規的工作,務求清除窒礙創科發展而不合時宜的條文,創新辦正徵詢相關界別的意見和梳理須檢討的範圍。

第六,開放政府數據,可為科研提供所需的原材料。政府已在上月敲定開放政府數據政策和推行措施,促進智慧城市發展。政策要求所有政府部門須在今年年底前制訂和公布其年度開放數據計劃。此外,醫院管理局正積極籌備大數據分析平台,讓學術研究人員參閱醫管局的臨床數據,並會為他們提供有關培訓,以便合作進行研究項目。

第七,政府會於明年4月推出一套支持創新的政府採購政策,提高評審標書時技術因素所佔的比重,讓具創新建議的標書有更大機會中標,亦會加強與業界的交流和發放採購資訊,以助創科初創企業和中小企參與政府採購。

最後,科普教育是推動創科發展的重要一環。教育局會持續在中小學推動「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教育,加強支援學校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觀摩和比賽的機會,讓他們發揮在科學及科技方面的潛能。

為鼓勵以創科解決民生問題,營造熾熱的創科氛圍,政府會撥出5億元,在未來五年每年舉辦「城市創科大挑戰」,就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公開邀請各界提出創科解決方案。獲選的方案除可獲得獎金外,亦有機會在合適的公營機構試用,以得到實踐和優化。

她形容,香港過去一年在創科發展方面最振奮人心,影響最深遠的是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親自批示。習近平肯定香港擁有雄厚科技基礎和高質素的科技人才,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一支重要力量,並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今年5月,科技部和財政部推出新政策,容許香港的大學和科研機構通過競爭擇優方式,承擔「中央財政科技計劃」項目,並可以在香港使用有關資助,實現了本港科技界盼望多時的科研資金「過河」安排。而剛在9月底,科技部與創科局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加強創新科技合作的安排》,為兩地創科合作提供頂層設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