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債券雖仍廣泛地被界定為新興市場資產,但它在許多方面已領先眾多同期的資產,有望晉身為成熟市場資產類別。
亞洲本地貨幣債券市場的歷史只有15年,但發展已相當成熟,引起投資者關注。它的發展過程可分為幾方面,包括改革舉措、發行量和流動性,以及外國投資者的參與。
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觸發亞洲貨幣大幅貶值,暴露了長期依賴以本地貨幣收入償還短期外幣債務的弊端,出現貨幣和債期錯配。該危機是亞洲本幣債券市場成立的催化劑,但真正的增長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才開始。當時,亞洲各國政府轉到在本幣債券市場融資,以支持經濟刺激措施。隨着全球流動性枯竭,本地企業亦紛紛轉向亞債市場尋找資金。
亞洲本幣債市持續改革
雖然全球金融危機對亞洲本幣債券市場造成短暫的影響,但全球的財政刺激政策令投資者迅速回復信心。區內的各市場改革亦增強了投資者信心,包括透過本幣債劵強化財務穩定性,以及滙集區內中央銀行的儲備,投資於以美元結算的主權和半主權債。
改革措施在環球金融危機結束後持續,包括成立亞洲債券市場論壇、信用擔保和投資機制,以及東盟+3多種貨幣債券發行框架,有助統一市場慣例、債券發行、投資流程及法規,從而促進發展。
各政府及央行透明度的提升,包括主動並及時地公布貨幣政策變更,央行基本上被視為獨立,而政治氣氛與其他非亞洲新興市場比較相對穩定,均吸引了投資者的青睞。
亞洲本幣債券市場在過去15年爆發性增長,資產規模在2005年末至2019年末激增8倍至16萬億美元。其中,中國主導了增長,由2004年末的6170億美元增至2019年末的12萬億美元。
各國政府也開始發行更長年期的債券,例如在菲律賓國債中,於2004年底,年期超過10年的政府債佔5.2%,到2019年底,這佔比為36%。
差價收窄反映交易量升
此外,流動性也有顯著改善。中國債券市場的交易量由2004年的3410億美元激增至2019年首3個季度的13.9萬億美元。買賣差價的收窄也反映了交易量上升。中國的利差由2004年的32.5個基點,縮窄至2019年的1.1個基點。
這些發展促使更多外國投資者參與亞洲本幣債券市場。他們持有中國本幣債券的比例由2014年底的2.5%翻倍,至2019年底的5.8%;在印尼,此比例同期由2.7%升至38.6%,而韓國的比例則由0.4%升至12.3%。
地區發展帶動多方需求
儘管面對新冠肺炎和地緣政治的憂慮,亞洲本幣債券市場的特徵奠定了其長期增長的基礎。債券的發行將愈趨重要,部分由於各國政府繼續在債市融資以支持本地發展。其他因素包括:經濟強勁將帶動大量私營企業發行債券融資、本幣債券有助滿足熾熱的基建投資需求、整個亞洲地區收入和財富水平提高將進一步推動投資需求、本幣債券是當地機構投資者(如退休基金)的重要投資工具,以及國際公司相繼在亞洲開設辦事處和工廠,將在區內尋求資金。
這些發展令亞洲本幣債券不再僅僅是短期戰術資產類別,並晉身為機構投資者的策略資產配置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