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布我們2025年市場展望之前,希望對2024年中展望中所述五個主要觀點的發展動向稍作回顧。
觀點1:經濟的強韌程度可能超乎人們想像。6月時,我們認為經濟的穩健程度處於數十年來最強水平,時至今日實際情況也印證了這一點。美國第三季經濟實際成長率維持在3%左右,失業率穩定在4%附近,通脹從2022年高峰持續大幅回落。其他方面,歐洲經濟成長率似乎已經觸底,而全球製造業大致回升。
趁着這種穩定勢頭,各大央行開啟了期盼已久的寬鬆貨幣周期。在追蹤37家全球央行中,包括所有主要央行在內(日本除外)有27家正在減息。我們認為全球將普遍繼續漸進式降息,最終促進未來經濟成長。然而預計未來美國經濟的強韌表現將勝於其他地區。這是因為我們認為,聯儲局正在透過減息來延長當前周期並確保實現經濟軟盖着陸。
觀點2:利率上升有機會衍生不同後果。利率上升並未擊垮全球經濟,但卻對某些領域造成了壓力。高利率導致企業和消費者的借貸成本居高不下。但身為投資者,我們認為利率上升也孕育了投資機會。
在此情況下,利率上升為靈活敏銳的投資者提供一個難得買入機會。另類基金管理人已表示:該產業準備了約4000億美元資金用於房地產投資,其中約64%將專門投資於美國房地產,這一比例創下20年來的最高水平。
觀點3:切勿低估人工智慧的潛力。鑑於下半年人工智慧的發展和演變超乎人們想像,我們認為這項評述公正客觀。
目前,「美股七雄」的資本支出已超過整個能源產業的總和,已開始看到有些資本支出轉化為企業獲利(例如Meta的廣告收入成長)。這意味着超大規模科技巨頭的資本支出可能會維持在高水平。隨着生產力提升惠及更大範圍以及基礎設施需求增加,我們預期其他產業也將從中獲得價值成長機會。
展望未來,從未如此清楚地意識到,人工智慧的進步需要合適的「高速公路和管線」等基礎設施才能蓬勃發展。因此,認為人工智慧基礎建設是一項規模龐大、切實可行的經濟利好因素。隨着基礎建設的推進,我們從未如此關注其對各行各業生產力提升、成本優化和營收成長的廣泛影響。
觀點4:在下一位美國總統的執政期中,美國財政赤字將進一步惡化。雖然2024年美國大選結果已經揭曉,但這一觀點依然成立。重點在於,不管哪位候選人贏得大選,財政赤字都會擴大。如今眾所周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將重返白宮,因此我們或許可以更好地預測財政赤字的增加情況。
不過,市場已作出反應。債券殖利率的大幅波動預示,更寬鬆的財政政策即將到來。這不僅可能帶來更出色的成長前景,還可能導致聯儲局終端利率和通脹上升。
觀點5:為持續衝突做好準備。今年下半年,衝突在很大程度上主導着地緣政治局勢。中東和歐洲的武裝衝突仍處於80年來的最高水平。因此,過去幾個月的價格走勢(尤其是石油和黃金)反映了投資者對相關風險不可預測性的焦慮及不確定性。
我們認為,衝突可能會持續存在並且不可避免地不斷演變,但對於投資者如何為此做好充分準備的建議依然如故。對於大多數投資者,多元化投資能夠幫助降低地緣政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