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11月27日

Morningstar ETF

區分ETF的3個範疇

選擇投資於ETF而不是主動式管理基金是一個重要的決定。雖然主動式管理基金的品種、策略等方面選擇較為廣泛,但看似雷同的ETF其實亦有區別,而有一些範疇會比其他範疇更明顯。

1) 價格-費用的重要性

費用水平是最能區分ETF的範疇。兩隻幾乎完全相同的ETF——意指它們追蹤相同的指數——可以因為不同的收費水平而產生不同的回報。這是因為基金費用是從基金回報中扣除的。假如有兩個相同的投資組合,基金的費用較低的一個,也就是蠶蝕回報較少的一個,應能為投資者帶來較高的總回報。(有些ETF可能會借出部分持有的組合以收取收入,從而減低費用,但此行為會增加交易對手風險。)

2) 追蹤方法-追蹤指數的挑戰

除了費用率,還有其他範疇是可以區分追蹤相同指數的ETF的,其中一個是ETF追蹤指數的程度。例如有一隻追蹤小型股票指數的ETF,而指數的成分股包含微型股票——規模非常小而且難以在市場買賣的股票——基金經理可能認為試圖持有每一隻指數成分股並不符合成本效益,而情願採取一種叫優化(optimization)或抽樣(sampling)的技術,即買入表現與那些微型股相近但流動性較高的股票,建立模仿該等微型股表現的投資組合。由於各ETF的優化和抽樣技術存有差異,因此會導致追蹤差異。

ETF的投資組合重新調整方法亦是追蹤差異的另一個來源。由於指數的成分及權重會隨時間變化,基金需要不時買入和賣出相關股票。譬如說,一隻基金採取優化技術後,稍為持輕了部分恰好是表現良好的指數成分股。在這種情況下,基金的總回報可能會落後於指數,令基金持輕的程度更嚴重,造成追蹤差異。而某程度上,ETF的費用率亦是追蹤差異的來源之一,原因是費用會從收益中扣除。

投資者怎樣才知道自己持有的ETF有否受追蹤差異影響?其中一種方法是檢視ETF的追蹤誤差(tracking error),即基金超額收益相對於指數的波動性。如果基金的追蹤誤差高,譬如說40個點子或更多,代表基金的管理效率可能較低。然而,追蹤誤差不一定是壞事。事實上,追蹤誤差較高的ETF可能跑贏追蹤誤差較低的ETF。此外,的確有些指數比其他指數更難追蹤。

另一種評估ETF追蹤質量的方法是檢視ETF的年度追蹤差異(tracking difference)。基金與指數年度回報的差距應該接近基金的費用比率。如果ETF的追蹤差異明顯較大,就可能需要進一步研究箇中原因。

3) 不同指標-微妙的指數差異

投資者亦應留意,同一個類別的ETF亦可能追蹤不同的指數。例如,有些中國股票ETF是追蹤滬深300指數的;另一些則追蹤MSCI中國A股指數。由於後者的成分股較多(445隻對300隻),MSCI中國A股指數較具多樣性,而且持有更多中型股票。因此,追蹤MSCI中國A股指數ETF的表現,會與追蹤滬深300指數ETF的表現略有不同,視乎市場環境而定。

當涉及有價值或增長傾向的ETF,指數間的差異就變得更加複雜。因為當混合基準指數一般會按市值納入或排除某些公司的同時,專注於價值或增長型股票的基準指數卻普遍會以其獨特的方法(如以公司基本面或股價為因素)篩選成分股。一間公司符合某價值型指標的定義,不一定符合另一隻價值型指標的定義。因此,追蹤價值型或增長型基準的ETF之間的投資組合差異,很可能大於追蹤混合基準的ETF之間的投資組合差異,尤其是包括高流動性股票的組合。

ETF普遍是簡單、容易和符合成本效益的投資工具。了解ETF之間的差別,有助確保它們達到你預期的效果。

 

作者為Morningstar歐洲被動式基金研究總監Hortense Bioy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