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本周一如巿場預期,自去年7月最後一次加息後,首次減息。而且截至上周中,巿場還是預期減息0.25厘,但隨着本周初一眾銀行及其他分析員都改口預期會減息半厘,聯儲局也順應民意,減息0.5厘,而且最新公布的點陣圖,聯儲局官員預期年底前就會多減0.5厘。
換句話說,到年底也許短息就會減至4.25至4.5厘,減幅是4個月減1厘。雖然就如上周寫過,4厘短息相比2厘多的通脹率,還有1厘多的實質息率,政策未算寛鬆,但是減息速度和之前加息速度不遑多讓。也許這是因為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曾做交易員,所以個人風格偏向快刀斬亂麻。也可能是因為現代金融巿場資訊眾多,聯儲局以外的分析員透過新頴分析和數據整合,早已看到了巿場經已轉勢。
最簡單例如住屋成本是核心通脹數據的主項,亦是今次通脹潮後期最難回穩的一項。正統的CPI指數,用幾十年前的數據模式估算住屋成本升跌,因此數據有所滯後。但外面的分析員,只需要用實時住宅買賣和租務數據代替原有的住屋成本指數,模擬出來的「實時」CPI ,早在去年底已經回到了兩三厘水平,因此,才有聲音認為今年初就應該開始減息。
但聯儲局反而基於傳統數據,分析框架反而有所滯後,因此到傳統分析也證明經濟轉向,聯儲局就要追落後,因此兩年前加息加得急,兩年後的今天減息也同樣減得急。去年底短暫成為主流看法的鴿派論述,大致認為今年3月就會開始減息,一共會減一厘半。聯儲局在時間點上雖然拖拉了半年,但最新公布預期要減1厘,其實減息幅度亦和去年底估計相差不遠。
減息期初段,公用股屬於最看好的板塊。例如香港的公用股都來自政府專用權,不容易出現競爭者。有些公用事業有利潤保證,可以按公用企業和政府議定的投資規模,計算出保證利潤所需的收費。有些公用事業則有可加可減機制,價格改動有算式可循。因此,公用股雖非債劵一樣是固定收入,但是盈利仍能清楚計算,因此減息期之初,當其他行業仍在適應新經濟環境的時候,公用股的盈利已經穩定,較低息率自然變成了更高巿盈率,有利股價。
筆者在《不倒燈塔》提倡的基石盤,公用股亦是優質選擇。過去兩年高息期,公用股股價當然受壓,股息升高。最穩健的客戶反而會一直默默吸納,到現在以股數計,不少家族辦公室所持的公用股股數,比2019年反而升了一倍。而且大家都知道「減息有利公用股」這類訊息,因此本地公用股,不少都偷步炒起。例如電能實業(00006)由1年前的30多元,炒上至50多元,持倉股數增加了一倍,倉位總值也升了一倍。
公用股之外,通訊類和能源類股份亦常在減息之初受惠。原因也是差不多:因為大家的盈利模式比較簡單,較少直接受到消費氣氛所影響,因此減息初期也會見到巿盈率增長而有利股東。至於其他行業,例如非必要零售或科技股,在減息期初段未必受惠,反而數次因為巿場擔心減息代表衰退,股價反而受壓。要等減息降低借貸成本,繼而刺激消費和投資,再反映到盈利之上,也許就要好幾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