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生肖之中,蛇是唯一的爬蟲類代表。跟其餘的哺乳類和鳥類比較,爬蟲類是冷血動物,身體機能受制於周邊氣溫,就像個股基本面再好,始終受經濟氛圍影響。最學院派的機構投資者將資產配置和具體揀股分開。分析師和前線的專項基金經理負責某一巿場或板塊,工作重點是在業務相近的股票之中,分析那一家的競爭力最高,化成估值後,再計算出那一隻股票最值得投資。
換句話說,例如地產股的分析師可以指出一眾地產股中,這一刻那一家最值得投資。當然,分析師自然也會有意見,知道整個板塊是否適合投資,但是增加或減少投資額,卻是資產配置作業。在退休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中,決定資產配置的是投資總監,由他或他的團隊決定股票或債劵等不同工具的投資比例,亦決定在歐美亞洲等不同巿場甚至行業之間的配置。
散戶自然不會像大型機構一樣仔細分工,但也宜留意配置和揀股需要分析不同的問題。根據以往數據,聯儲局加息到該周期最高點後,一般會維持9至12個月。今個周期亦按照慣例,利率在最高點只維持了12個月,在去年第三季就開始減息。但正如天氣往往在初春時候還會乍暖還寒,似乎今年減息幅度會比預期少。因此,例如地產等對息口敏感的板塊,似乎還要繼續一段時間的逆境波。
不過,地產板塊之中,自然有優質企業,巿況順景時候就股息率低,股價偏高,要投資就往往付出不少溢價。但當整個板塊受壓的時候,優質企業雖然股價仍會較同業貴,但往往變得股價合理。在股王冬眠時候默默建倉,短期表現未必太亮麗,但是到了周期改變的時候,股價自然反彈,到時候就成為了低位入巿的漂亮戰績。
而且股王也許股價冬眠,但是生意仍然營運,所以股息變得更高,不少優質港股派息率都是5年前的兩倍或以。就算要慢慢等待大地回春,又或者天氣乍暖還寒,該來的改變一直延遲,變大了現金流亦製造了不錯的短期回報,令投資者可以繼續等。甚至以這份現金流,繼續股息再投資,一直增加持有股數,亦令將來大巿回暖後的表現更好。
除了冬眠之外,蛇亦會定期脫皮,身體才能增長。原有皮層的傷害,甚至寄生蟲等附在皮層的健康問題,亦透過脫皮而解決。資訊科技進步神速,亦連帶令經濟變化得很快。例如農曆年前大掃除,我在家裏找到了一本企業贊助的地圖,只是2010年印製,但亦已經覺得落伍了不少。因此相對幾十年前,就算非科技企業,亦必需與時並進,才能保持競爭力。
投資股王,最怕自然是股王競爭能力削弱,5年後維持不了行業霸主的地位。減少投資研發,短期盈利會變好,但產品和品牌就會慢慢衰老,變成不再脫皮的老蛇,最後就失去了原有競爭能力。不過,執牛耳的企業已經跑在最前面,往往有心投資亦缺乏方向,風險也許是投資方向錯誤。因此,長期穩定的行業,反而是兩間股王互有競爭,一直鞭策對方前進。
長期持有兩者之一,或者同時持有兩者,看到兩間企業都定期脫皮,也許就是對長渣派投資者最好的行業結構。如果兩者現正冬眠,可以慢慢增持,也許就是蛇年最好的投資策略了。
(編者按:楊書健最新著作《不倒燈塔》現已發售,歡迎訂購。)
本地包郵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