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在9月份議息會議維持利率不變,這個「鷹式暫停」(hawkish pause)決定,使投資者憂慮加息行動可能仍然陸續有來。不過,投資者大概更應關注美國長期債券孳息率,原因是在今年大致平穩後,或將在未來持續上升。
目前有多個因素可能催化美國長債孳息率在邁向2024年時,上漲至5厘或以上。
首先,投資者必須認清的是,美國長債孳息率的正常化過程自2022年開展以來,至今只是完成了一部分。由於聯儲局上調短期政策利率,因而為全線美國國庫債券孳息率添加上揚壓力,並驅使10年期美債孳息率開始從低於1厘的水平回升。
期限溢價仍為負數
可是,為彌補利率和通脹率在長期的不確定性之期限溢價(term premium,即債券的風險溢價)現時仍為負數。換句話說,投資者持有長期美債所得,不足以補償所附帶的利率和通脹風險。
在1990年代中,持有長期美債的期限溢價大概約為100至300點子,但後來出現環球金融危機,聯儲局推出量寬計劃買債,加上通脹率結構性地下降,期限溢價自2008年起下跌,到2020年爆發疫情時進一步下滑至負數。
當美國通脹率從2021年起超越聯儲局所訂的目標,而當局自2022年開始收緊貨幣政策,這種價格錯置情況便開始出現調整,但5年期和10年期美債期限溢價目前仍然為負10至30點子,這意味當期限溢價回到0點子水平,5年期和10年期美債孳息率將相應地上升至4.75厘。
現在的問題是,即使5年期和10年期美債的期限溢價重回環球金融危機前的水平,由於美國政府的集資需要與日俱增,5年期和10年期美債孳息率就算到達4.4至4.5厘,也可能繼續攀升。
在環球金融危機出現前,美國財政赤字每年平均約為2000億美元,但在大衰退後已經擴大至每年約1萬億美元。
發債量增推升債息
在疫情高峰期,美國財政赤字飆升至逾3萬億美元,到2022年一度回落至1萬億美元,但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聯邦政府財政赤字在今年將上升至1.7萬億美元(相當於該國GDP的5.9%),並在未來十年再增加至2.9萬億美元(相當於GDP的7.3%)。
基於聯儲局已經結束量寬計劃,而全球央行也尋求將外滙儲備分散至美國國債以外的資產,因此美國國債將愈來愈依賴私人市場買家買入,而這些買家很可能要求較高的期限溢價,以補償未來通脹率和利率走勢不明朗的風險。
這情況在今年已經出現。當美國債務在今年1月觸及上限,財政部沒法發債,美國長債孳息率開始回落,但到了今年7至9月,當局恢復發債並大舉發行近2000億美元的長債,10年期美債孳息率隨即從今年上半年的3.5至4.0厘,大幅上升至4.5厘。
由於美國財政部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再發行逾2000億美元長債,加上以往臨近大選年都傾向「大灑金錢」,致使美債孳息率在明年上升的風險大於下降。
倒掛形態扭轉再添壓
其實,美國政府擴大財政支出,是支持美國經濟至今沒有如預料般進入衰退的其中主因。美債孳息率曲線早自2022年後期,已經呈現通常預示經濟衰退的倒掛形態,即短債孳息率高於長債。若經濟衰退最終擦身而過,那麼孳息率曲線的倒掛形態便會扭轉,以反映衰退風險消逝。
回看從1960年代至今的高通脹期,10年期美債孳息率在曲線倒掛形態扭轉時,通常將從首次呈現倒掛形態時的水平回升近110點子,而在這次周期這水平是4.1至4.2厘,由此可以推算在邁向2024年時,有可能再上升至接近5厘。
綜合這些催化因素的共同作用,預期10年期美債孳息率可能朝着5厘進發,並使美債投資者有史以來首次連續3年錄得負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