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實施全面貿易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構成重大衝擊。同時,結構性力量正在重構我們所熟悉的全球經濟格局,歐洲正經歷結構性復甦,而中國正帶來顛覆性的科技創新。
美國此次新關稅政策比預期更為嚴厲,堪稱百年來全球遭遇的最大貿易衝擊。中國已宣布採取反制措施。由於談判和具體實施可能需時,其影響的不確定性仍可能持續。我們需要區分美國政策帶來的周期性影響,和當前全球經濟正在經歷的更長期的結構性變革。
美國最新的關稅政策,疊加早前政府效率部(DOGE)的就業崗位削減行動以及移民政策收緊,令美國短期經濟前景受壓。雖然放鬆監管和減稅有望在未來發揮作用,但尚未呈現出切實效果。另外,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正在打擊商業和消費者信心,這不僅加劇了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還可能產生傳導效應。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本月初表示,聯儲局不急於採取行動。出於對通脹的警惕,他希望在採取政策行動前先認真審視經濟放緩的證據。與此同時,歐洲央行則準備減息。
此次關稅政策的發布正值全球經濟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結構性轉型。在當前體系下,美國憑藉穩定的經濟、安全保障和優質投資回報來吸引外國資本。如今這種模式正在動搖,因為美國的政策舉措正在削弱市場對這一全球最大經濟體的信心。鑑於外國持有的美國資產規模約佔其GDP的90%,資本撤離美國的風險日益增加。
與此同時,德國展示出準備進行財政擴張的新姿態,這可能是一個影響全歐洲的全新轉捩點,其借貸增長與貨幣寬鬆政策將為更廣泛的結構性復甦提供支撐。
而中國憑藉科技創新已重塑市場格局,中國科技公司似乎比美國同行更具競爭力。此外,即使關稅衝擊尚未完全顯現,依靠其在基礎設施、人才儲備與算力方面的優勢,內地已經擁有將人工智能創新成果規模化應用於其他行業的全部工具。
由於關稅的全面影響尚無法確定,以及「美國例外論」會在多大程度上遭到挑戰,因此很難判斷股市的底部。重要的是,應將周期性影響與結構性變革區分開來。市場將繼續波動,隨着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日益增加,全球股市將持續受壓。鑑於美國經濟衰退必然產生傳導效應,歐洲和中國亦將被波及,無法獨善其身。所以嚴選策略至關重要。
瑞郎和黃金等避險資產在這種市場環境下更有吸引力,同時保留一些資金,有助於在形勢明朗後重新評估如何策略性地配置。隨着時間推移,MSCI世界指數的組成可能會發生結構性變化,從目前的72%美國股票降至約62%,歐洲將成為主要受益者。這也會對美元產生影響,並帶動歐洲貨幣升值。
固定收益方面,全球高收益債券或將面臨壓力,因為市場行情尚未充分反映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主權債券市場方面,我們看好歐洲政府債券,尤其是對歐洲本土投資者而言。
未來幾周,美國企業盈利將是市場關注重點。由於一些消費者和企業為規避關稅影響而提前採購,部分數據可能會略有偏差。我們預計市場對企業盈利指引的敏感度將顯著攀升。
在當前市場動盪加劇的背景下,投資者需要全面評估形勢,把握宏觀趨勢,並適時調整資產配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