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環球基本因素大幅改善所帶動,市場繼續表現向好,但隨着潛在的不利因素和不確定性逐漸浮現,預期未來展望或會降溫,投資者需要留意3個可能在未來數季影響市場風險/回報狀況的風險因素。
疫情打亂經濟重啟
第一個潛在的不利因素是增長率見頂。儘管疫苗接種進度無可避免地受到延誤及面對各種運作上的挑戰,但依然是經濟重啟的關鍵。在主要經濟體中,美國和英國的疫苗接種進度繼續領先,歐洲的進度緊隨其後,未來數月可望重啟經濟,日本的接種進度亦相若。然而,印度和巴西等大型新興市場的疫情再次大規模爆發,打亂了經濟重啟的步伐。
拜登政府的口風明顯有所轉變,令市場紛紛把焦點落在其基建刺激方案上。草議中的4萬億美元項目現在可能包括大量的「付費項目」(即用家需參與投資),或較預期低的開支。雖然最終刺激方案的規模仍然龐大,但金額將較預期少。
儲局末季或談退市
第二個風險為「退市新政」──雖然實質上並不牽涉政策上的改變,只是討論有關退市事宜。美國聯儲局堅稱瓶頸和基數效應為暫時性的通脹因素,但我們預期第四季或會開始出現退市討論,我們亦預期採購經理指數將逐步見頂。經濟從加速到減速往往為市場帶來挑戰,尤其對股票等對增長較敏感的資產。通常這些時期較有利信貸資產,因信貸資產仍可在緩慢(但正面)的增長環境下帶來回報。
第三個市場或需同時面臨的風險是供應瓶頸持續時間較預期長而導致通脹的可能性。簡單來說,我們仍將這種情況理解為過渡性質,但當此風險與上述兩項挑戰同時出現時,或會令風險資產的復甦停滯。
日受惠美溢出效應
儘管可能出現上述情況,但我們認為歐洲股票可受惠於往後基本因素改善而向好。因此我們繼續持有歐洲市場的周期性股票,尤其是小型股及西班牙股票。日本股票作為典型的「環球增長代表」一直表現理想,直至新冠疫情爆發才出現回調,我們認為現時是日股入市良機。日本一直維持全球最高的營運槓桿,估值吸引,並與美國經濟有利連繫,美國經濟增長的溢出效應可帶動日本經濟,但不會受到較高稅率和監管的負面影響。
我們繼續偏好新興市場的固定收益板塊。雖然美國國債孳息上升,但新興市場信貸保持穩健且估值吸引。華融債務危機雖然導致息差擴闊,但未致於牽連廣泛。我們預期違約或減值不會出現,而息差擴闊可提供入市機會。
銅處「超級周期」
同時,銅價回升或會於未來數月延續,但估計當採購經理指數見頂時會出現轉勢。這個結果或許是一個健康調整,並提供潛在的買入機會。銅在多方面可帶來更綠色的未來,是唯一被我們認為處於「超級周期」的商品。
除了密切關注上述風險外,我們的「環球多元資產觀點」維持市場回報高度分散的看法,反映整體承擔風險或可帶來理想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