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五一黃金周假期前,市場從酒店、機票、景點門票等預約情況,已預期五一假期將相當火爆,反映中國已走出疫情困境,回復正常生活。去年疫情下市民對於產品的需求大增,今年消費市場逐步回暖下,對消費相關需求料大幅反彈,特別是本土品牌,可留意相關投資機會。
中國服務消費強勁反彈
疫情期間,在家工作或休息的時間增加,市民添置了電腦等不同種類的產品,出外美容或逛街購物的時間大減。隨疫情逐漸遠去,過去3季中國經濟數據表現均不錯,反映中國已大致回到疫情前水平,相信五一假期期間,境內的旅遊、美容等消費需求會出現強勁反彈,升幅會超越產品的需求。
新疆棉花事件,引起內地人對本土品牌的關注,令李寧、安踏等本土品牌的接受程度上升,有關品牌料會在消費轉型下繼續受惠。
市場憂儲局縮減量寬
美國總統拜登雖然推出新一輪經濟刺激方案,但同時公布「美國家庭計劃」(The American Families Plan),包括提議增加最少4年免費教育,擴大家庭減稅措施等,預期未來10年投放1.8萬億美元。同時,拜登提議對富人徵收的資本利得稅最高稅率為39.6%,意味將稅率提升至2017年減稅措施前的水平。
富人稅的實施,反映疫情下低息、低通脹及高增長的黃金時代已成過去,隨着全球接種疫苗的人數不斷增加,市場將焦點轉投至通脹之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調高全球經濟預測,美國聯儲局雖多次表明不會加息,但當通脹數字陸續公布,市場開始擔心當局何時會開始縮減買債規模。
現時好消息已幾乎盡出,市場擔心美國加富人稅對經濟的影響,同時憂慮內地會收緊貨幣政策,意味未來股市大幅攀升的可能性不大,預期大市走勢呈橫行波動,板塊輪動較明顯。
科技股經早前出現大調整,現時價值股估值亦不及昔日般便宜,因此部分資金重返增長股。基於指數橫行下,投資者要做更多功課,因選股工作將比以前更重要。
息差引資金流入中國市場
疫情下中美全球兩個大國的經濟周期呈不同步態勢,過去美國減息時,全球都跟隨減息,如今中國在疫情下先進先出,美國復甦時間則較中國遲一年,因此當中國開始收緊貨幣政策時,美國卻維持息口於現水平不變。中美息差預期擴大下,美國投資者採取多元化投資策略,將部分資金分散至中國市場。
雖然中美在經濟發展上呈分化,但中美兩國在碳中和問題上,意見一致。拜登希望於2030年減碳五成,符合市場預期,中國亦表明2060年要實現碳中和。全球倡議減碳及環保下,仍需留意各國如何實行碳中和,以及全球在減排碳上是否有相關的協調。
核電添新能源穩定性
在減碳大環境下,風電股及太陽能股已累積一定升幅,投資價值不高,只有電網相關股份仍有上升空間。更重要是,相對於煤炭,風電及太陽能發電的可靠性遠遠不及,若要提升新能源發電的穩定性,必須加入其他替補能源,如回本期較長的核電。
隨着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價格回落,油價亦從近期高位回吐,反映市場的風險承受能力下降,昔日風險胃納高企的日子不復再,未來投資時宜審慎選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