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經濟衰退憂慮陰霾下,投資市場波動大增,無論股市抑或債市都錄得大規模資金外流,數據顯示,今年首季合共有5660億美元流入貨幣市場基金,規模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多,反映投資者避險情緒非常高漲。
在本港強積金主要投資類別中,第一季只有部分債券及貨幣市場基金仍能普遍錄得正回報。債券類別當中,港元債券基金跑贏其餘所有資產類別,首三個月同業平均回報達近3%;貨幣市場當中,只有港元貨幣市場基金及強積金保守基金力保不失。股票類別是大輸家,當中以歐洲股票基金表現最差,同業平均回報下挫逾24%,中港股市跌幅相對輕微,分別下跌約12%至14%。
展望第二季,投資市場仍然面對極大不確定性。新冠肺炎疫情已令環球經濟衰退變成我們的基本預測。暫時來看,全球確診宗數未有顯著減慢跡象,疫情的影響已在經濟數據上逐步反映,第二季對於成熟市場的影響將尤其嚴峻,特別是在服務業範疇之上。
美經濟或連續三季負增
以美國為例,根據經濟衰退模型,截至3月底,19個指標當中已有11個指標指向衰退,當中涵蓋四大主要範疇,金融市場及商業以外,就連本身一直表現穩健的消費及就業的相關指標亦不能倖免。美國經濟整體衰退風險的平均可能性,於一個月內急升一倍至22%,高於平均水平13%,正指向經濟衰退較大機會發生。
回顧過去40年當地孳息曲線的走勢,就會發現當曲線倒掛時,大約預示12至24個月後,經濟會出現衰退;但曲線倒掛後突然變得陡峭,往往在衰退前夕或者在衰退期間出現,現在正正是這個情況。去年8月,美國10年期與2年期孳息曲線出現倒掛,預示衰退可能是遲早的事,只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某程度上,將可能出現衰退的時間推前。
不過,相比起以往的衰退周期,今次可能相對較短。過去的100年,最短的衰退時間是6個月,最長的43個月,平均是15個月左右。由於規模前所未見的環球財政貨幣政策已傾巢而出,相信隨着疫情在第二季穩定,環球經濟第三季有機會開始出現改善,預期今次衰退的周期是三個季度,較2008年的金融海嘯短。
內地本季有機會現反彈
中國可能是主要國家中的一個例外。內地首季經濟按年收縮6.8%,是有紀錄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不過,從3月經濟數據來看,包括PMI、社會融資及外貿數字等,都顯示大規模的財政及貨幣政策正發揮成效,隨着社會加快復工復產,第二季經濟較大機會出現明顯反彈,即使外在形勢依然嚴峻,全年經濟仍較大機會實現正增長。
截至上月底,以MSCI環球指數作基準的環球企業2020年盈利增長預測已被顯著下調,由2月的8%削至3月的負1%。不過,同一時間,市場估值已重返相對合理的水平,以美股為例,現時估值已重返十年平均水平,歐洲、日本甚至回到十年平均低一個標準差;市場情緒亦較年初相對理性。
受惠非常寬鬆貨幣政策
我們仍然傾向相信,今次疫情的影響屬過渡性,性質與以往經濟衰退有異,股市的跌勢未必能延續一段過長的時間。無論金融市場抑或經濟,或都將能夠受惠目前非常寬鬆的財政、貨幣政策,低企的油價,被抑制的需求及相對合理的市場估值而反彈。
因此,第二季我們對股票的看法是中性。按地區劃分,中國維持看好,香港調升至輕微看好,亞洲、日本及美國中性,歐洲則輕微看淡。至於債市,從估值來看,主權債非常昂貴,企業債相對具投資價值;在環球貨幣政策維持寬鬆的背景下,主權債息顯著反彈的空間或相對有限,我們對於債市整體的看法是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