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數據表現依然相當疲軟,通脹有所下滑,所以區域內政策制定者逐漸轉向鴿派並開始放寬政策。投資者面臨中美貿易磋商以及印度、印尼和泰國大選等諸多重要事件。亞洲月度經濟數據急劇下滑後,應在第二季達到拐點,並在今年下半年和2020年回穩並改善。
經濟數據依然疲軟
縱觀整個亞洲,工業生產、貿易、價格和利潤增長均呈現放緩態勢。市場對於前景的情緒依然不容樂觀。
亞洲出口呈現深度負增長。出口按年增速從去年10月份的峰值14%,降至今年1月份的3.2%,2月份可能降至-15%。主要原因是美國和歐盟的工業生產和進口放緩,2018年提前出口和季節性影響也加重了對今年出口的拖累。庫存進一步上升,企業定價能力也相應轉弱(PPI通脹停滯)。
在中國以外,1月份工業生產按年增速放緩至1.4%,這與多數亞太國家的機械和設備投資放緩一致(去年第四季增速為1.8%,遠低於一年前的7%至8%)。亞洲(中國除外)基礎設施投資也走弱。原材料進口和IT相關進口的月度指標也從去年8月份的峰值11%至13%,大幅放緩至1月份的1%。我們判斷今年的整體投資情況可能依然低迷。
亞洲貨幣政策放寬
中國政府政策應令亞太區獲益,主要利好因素包括進口需求升溫和中國風險偏好回穩。儘管年初迄今的中國工業生產和貿易數據一直疲軟,但該國的政策寬鬆處於相對領先的階段。3月份的全國人大會議強調政府將進一步寬鬆(我們認為還將降準100至200個基點),為小微企業和私人範疇提供更多貸款。全國人大會議也批准了增加支出的計劃,包括削減增值稅(佔GDP的比重為2%),擴大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為2.8%),並提高地方政府債券額度至3.1萬億元人民幣(增幅為1萬億元人民幣)。
中國1至2月基礎設施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增速從2018年的3.8%加快至4.3%,未來幾個月可望進一步上漲10%。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開始加速增長,但定期貸款和「影子」信貸渠道尚未釋放全部潛力。
鑑於通脹下降且全球主要央行轉為鴿派,目前亞洲在一定程度上有寬鬆政策的空間。今年印度已減息一次,我們認為未來還有2至3次減息。我們預計菲律賓將減息50個基點,並降準200個基點。印尼的政策制定者表示採取宏觀審慎寬鬆政策,且有可能降低政策利率。近期馬來西亞央行釋出鴿派論調後,該國也有減息的可能。
多國大選料無礙政策
在該地區多國大選在即以及中美貿易談判進入下一階段前,不確定性可能依然高企。印尼、泰國和印度的大選主要是圍繞民粹主義議程,而非強硬的改革議程,因此這不太可能導致支出削減,尤其是經濟下滑之際。我們的基準情景是目前的政府會繼續執政(即使在可能性較低的以微弱多數勝選的情況下),這能夠確保政策的連續性。
中美貿易談判的結果可能也是正面事件,但具體時間尚待觀察。貿易休戰似乎有望延長,直至協議達成,可能在第二季的某個時點。我們預計此協議將包括取消部分關稅措施,以促使中國購買更多美國的大宗商品,為美國公司擴大中國市場准入以及對強制性技術轉讓、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網絡安全等結構性問題作出承諾,這些議題均需要定期審視。立即撤回所有關稅的上行情景不太可能發生,但即使只是分階段撤回,在目前中國大力推出寬鬆政策之際,明年貿易增長也有一定的上行空間。
4方向監察拐點訊號
總體而言,今年經濟增長應進一步放緩,但我們認為年內將見拐點。下行動能很可能從第二季開始逐漸變得不再那麼負面,並在2019年下半年和2020年回穩並改善。改善程度主要取決於美國進一步放緩的幅度,以及中國工業產出需要多久復甦。我們會從4個方面密切追蹤出現拐點的訊號: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出貨量/庫存比率,外滙儲備和狹義貨幣增長,以及出口動能。上述因素正逐漸出現逆轉或變得沒有那麼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