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下滑預示首季疲軟
投資者應為2019年區域GDP增長放緩做好準備,尤其是第一季表現將疲軟。在傳統是進出口旺季的12月份,中國出口總額(以美元計價)按月下滑8%,進口的跌幅也類似。亞洲其他地區的出口也不理想,但下滑的幅度較小。在中國貿易商紛紛提前出口以規避關稅提高的背景下,上述情況看來更為糟糕。我們預計,第一季中國出口按年增速可能出現高單位數或雙位數下滑,而亞洲其他地區的降幅在0至5%之間。出口還有多少下滑空間目前難以估計,取決於中美貿易談判進展。
出口下滑的另一個關鍵原因是美國、歐洲和亞洲的工業生產放緩,同時投資增長見頂。去年11月亞太區工業生產放緩至低單位數,庫存普遍上升,出貨停滯。這些趨勢在重要的IT行業尤為明顯,整個地區的IT工業增長已下滑1%。缺少新產品周期,再加上關稅爭端持續,為IT供應鏈帶來不確定性,這意味亞洲工業生產可能至少在2019年上半年都維持在目前的低單位數增長。
此外,定價能力和通脹正受到工業生產疲軟的負面影響。亞太區生產物價指數(PPI)從去年中期的4%至5%,下滑至12月的2%至3%;中國的降幅最大,12月下滑0.9個百分點,主要受金屬和化工產品價格的影響。2018年第四季原油價格疲軟是因素之一,但更重要的在於這是否預示油價將長期下滑。全球增長放緩可能導致亞洲PPI出現單位數負增長。
區內央行料暫停緊縮步伐
鑑於增長放緩和貿易不確定性加劇,亞洲政策緊縮進程暫停。在外部赤字經濟體中,政策利率已經上升至官方外滙儲備出現穩定跡象的程度,因此進一步加息是風險情景,而非我們的基準情景。亞洲利率更趨穩定應有助於貨幣增長回暖,這意味貨幣環境緊縮的結束。中國貨幣和財政政策積極支持,人民銀行放水力度增大,地方政府債券提前開閘。
中國續推降準等刺激措施
隨着中國經濟進一步放緩,政府於1月份將存款準備金率下調100個基點,我們認為今年將進一步降準100至200個基點。最近公布的人行票據換銀行永續債的舉措旨在進一步提高銀行核心資產比例,推動銀行擴展信貸。 政府多管齊下放鬆財政政策,如3月份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後可能下調增值稅/消費稅,每年為小企業減輕稅務負擔2000億元人民幣,國務院提前批准1.39萬億元人民幣的地方政府債券配額(可能進一步加大),以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發改委近期推出補貼汽車和電氣消費政策。我們預測2019年GDP全年增長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