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7月3日

Marc Franklin 宏觀分析

中美貿易爭拗有雙贏方案

近數周金融市場的辯論主要集中在美中之間的貿易戰風險上升。表面上,美國特朗普政府的忿怒源自美國對中國每年超過375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及如何把其降低。然而,美國對這雙邊經濟關係的不滿更為深入。

事實上,按1974年貿易法案的「301條款」進行調查,部分針對中國被指控有關技術轉移、知識產權及創新的政策及處事方式,預期美國財政部將公布對中國在美國的投資設限,及提升出口管制,焦點不只落在關稅。美國的舉措主要目標看來是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工業政策藍圖,該藍圖的目標是中國在宇航、機械人及人工智能領域成為科技及工業的領導者。美國似乎意圖要挑戰中國長期經濟及地緣策略的雄心壯志。

中美貨幣政策分歧成風險

主要經濟災難的風險在不可能再差的時機出現。有跡象顯示中國經濟正面臨周期性放緩,美國聯儲局及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進一步分歧將會顯現,透過進一步的滙價波動及資金流逆轉,只會令全球流動性情況收緊。這將成為全球實體經濟一個危險的反饋循環。在此重要關頭,會否有潛在的方案可緩和緊張情況,及讓美國經濟獲得重要的勝利,同時又不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太大傷害?雖然不是一個一夜間的解決方法,或許有一個,這涉及美國老舊的機場基建及中國爆炸性增長的外遊業。

據估計,美國單是要滿足預期旅客及貨運活動的上升,截至2021年便需要投資約1000億美元在現有的機場基建上。這數目遠較聯邦及州政府目前可使用的資金及已投入的金額為高。主要的整頓及擴展計劃可以說,實際需要的投資似乎是該水平的倍數。可是,取得聯邦及州政府的資金進行這樣的投資,在最佳情況只是姑且一試。這是一個諷刺,因單是民航業已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5%,及在美國超過1000萬個職位。私人範疇將需要商業理由以為這投資提供資金支援。

中國有潛力解決美國問題

提出中國有潛力成為美國的一個經濟解決方案而非一個問題:估計中國人口中少於10%擁有旅遊證件(在美國約為40%)。當中國旅客到外地旅遊,近60%的行程是到香港或者澳門,只有2%是到美國。然而,中國外遊旅客數目在過去5年每年增長超過15%,當考慮到於2015年有接近1.2億外遊旅客,突顯一個大數目的15%每年是一個大數目。兼且當中國遊客到海外旅遊,他們較一般旅客花費顯著更多。

讓中國旅客更易到美消費

若美國開始讓中國旅客更容易到美國旅遊,更着力推廣旅遊機會,或者對入境旅客推出某種稅項,對美國整體經濟是龐大的商機。這不單令任何基建投資的回報情景對私人投資者來說變得吸引,更有助顯著及持續減少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因當中國旅客抵達美國並在當地自由消費,這實際上可視作美國出口到中國。團體旅行團到紐約市或大峽谷並不代表是一項主要的工業間諜風險,需要一點審慎的查核。

總括而言,透過想像可見到目前中美的經濟緊張關係中,其實存在一些潛在的雙贏方案。

Marc Franklin

康利

亞太高級投資組合經理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