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快過了一半,可以肯定的是投資市場的走勢明顯不如去年,特別是上半年好景只出現了一個月,接着過去數月均維持在一個較大的範圍內活動。若投資者着重短線表現,或許會受近月發生的負面又或是風險事件所影響,投資回報在波動市內亦不容易掌握,但若能將眼光放在長線表現,感覺或許會完全不一樣。
單計回報,在過去數個月固然並不理想,但考慮到期內出現債息急升、經濟放緩、油價急升、美元反彈及地緣政局憂慮等不利因素,則市況未見有大調整或許已算得上是好表現。筆者仍然相信中長線投資走勢仍然偏好,特別是股市仍然有望跑出,從早前美國小型股創新高,以至是本周美國科技股納指創新高,都可反映相關的情況。
意面臨兩難困境
市場永遠不會欠缺負面消息,意大利政局前途未卜,疑歐派政府恐將上台,一度拖累歐羅區股票,亦同時提振了避險資產表現。即將組建的新政府的領導人暗示要推翻歐羅區的財政規則,這可能會迫使企業推遲支出計劃,從而影響到歐羅區的前景。不過,投資者要明白如此挑戰或許會因為歐羅走弱對區內出口企業的正面影響而有所中和。儘管如此,意大利政局(筆者一直視為2018年的其中一個關鍵風險)令筆者相對於歐羅區股票,更加看好美國和亞洲(不計日本)股票的觀點之優勢。
美元走強的機遇
以往美元走強通常被視為拖累美國企業盈利的不利因素。但筆者認為這種影響料對大市的衝擊或許只會相當有限,料只會針對個別行業或企業。必需消費品和工業等嚴重依賴海外收入的行業,由於缺乏產品定價權,有可能會因而面臨壓力。但市值佔比最大的科技板塊則具有相當強大的定價能力,就像其22%的高淨利潤率所反映的情況。因此,筆者認為科技板塊雖然有很大一部分收入來自海外,但仍能克服美元走強的不利影響,近期不少科技股,以至是指標指數納指創新高,均證明市場認定此發展。美國仍是筆者青睞的股市之一。
A股入摩利好股市
6月1日開始,中國A股將分兩階段被納入MSCI旗下的指數,此舉使外國投資者能夠更多地投資於中國國內的股票,後者擁有較多迅速增長的消費和新經濟板塊。由於企業盈利和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中國股市的基本因素依然強勁。基於投資者因個別違約事件而擔心信貸緊縮和再融資風險,中國房地產股近來一直受壓。筆者傾向認為這些壓力只會維持短時間,故此仍然看好中國股票的中長線前景,亦是筆者在亞洲區內最看好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