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0月8日

Karsten Junius 宏觀分析

全球債市距轉捩點依然遙遠

於9月18日那周,美國聯儲局為未來削減資產負債表踏出了重要的第一步。我們認為,G4央行過去及現在的量寬計劃是自金融危機後降低債券孳息的重要因素,因它們減少了為私人投資者提供長期安全資產。即使聯儲局採取行動,上述情況於未來幾季亦將不會有變,因此全球債券孳息只會逐步上升。

在經濟低迷時,較高的財政赤字需較多資金資助,因此私人投資者可取得的政府債券數量增加。隨着量寬經常被用作為貨幣政策的工具,絕大部分債券都被央行所吸納。在擁有相關經驗之前,我們並不清楚最終的效果,因此,我們把G4政府(美國、英國、歐洲貨幣聯盟、日本)持有的債券,及G4央行累計購買的債券加起來,得知G4央行已買入6.5萬億美元政府債券,與此同時,庫房額外發行淨額11萬億美元,由此可見,可給予投資者的整體淨供應有所增加。

市場供應不足壓低債息

有人爭論:央行的量寬計劃只是把安全資產(政府債券)換成另一項目(央行儲備結餘),如此一來,可供私人界別投資的安全資產整體供應根本沒有改變。這說法大致正確,但除了這點:儲備結餘的存續期遠低於政府債券的存續期。有見及如人壽保險公司等,一些在資產負債表已出現到期日錯配的投資者,或其他尋求長期安全資產存續期的公司,我們計算出可供市場上私人投資的存續期。目前,投資者發現只有相等於金融危機前三分之二的存續期可供投資。我們留意到,這情況與G4長期債券孳息平均下降趨勢大致同步。因此我們總結:中央銀行的購買資產計劃導致市場可供應的存續期短缺,因而拖低債券孳息。

我們的調查結果與觀察所得亦無衝突:當聯儲局展開新一輪量化寬鬆計劃時,美國的債券孳息亦會偶爾上升。市場對經濟復甦的信心持續增強,解釋了近期國家債券孳息的升勢,而其他因素亦可能影響對債券的需求。然而更重要的是從觀察所得,可供應的存續期及G4債券平均孳息似乎均呈現全球趨勢,這或許能解釋為何2013年美國國債孳息升勢未能持續。

歐美緩步退市未扭轉形勢

各地央行正緩步往出口進發。美國聯儲局宣布採取即時細規模行動以削減資產負債表,與此同時,我們預期歐洲央行將於來年逐步停止額外購買計劃,而日本央行及英倫銀行則不會改變政策方針。針對直至2018年底政府發行之債券及央行購買計劃的預測,我們預期可供應的存續期將於2017年進一步減少,並將於2018年見底。這表示,直至私人投資者獲得更多存續期供應前,債券孳息上升很可能呈漸進模式。

Karsten Junius

瑞士嘉盛銀行

首席經濟師兼經濟研究分析部主管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