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美國聯邦儲備局議息前夕,香港西鐵南昌站上蓋的一個樓盤公開發售,同事和朋友紛紛議論,一個實用面積267平方呎的小型單位售價800萬元,討論焦點都是香港樓價水平。事實上,香港樓價是追隨全球樓價商品化的大趨勢。
財經雜誌《The Economist》報道,自2007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12月底,香港的樓價指數上升129.8%,冠絕全球。同時以物業本身所產生的租金收入跟家庭收入及樓價比較,香港樓價較家庭收入高出接近50%,較租金收入更高出86%。換句話說,怎樣計算也超出家庭收入的可負擔能力;以投資角度考慮,回報亦遠遠低於資本的投入。緊隨香港樓價升幅的是加拿大的47.4%,澳洲、瑞士和紐西蘭也上升35%,接着是中國30%。
星歇樓價措施奏效
且慢,似乎遺漏了倫敦、紐約這兩個貴重物業成交也不遑多讓的城市。美國整體樓價較2007年第一季下跌15%,而英國則錄得3.8%的輕微跌幅。時常拿來與香港比較的新加坡,則只有10%的升幅。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在數年前早於香港實施海外買家稅,而持有買入物業不足指定年期而沽售的,也會徵收既定的稅率。但新加坡的樓價於2016年與2015年相比,下跌3.1%,這些措施似乎達到歇止樓價大升的目標,因此新加坡政府在數天前宣布,將徵收的稅率下調數個百分點。
停泊富裕人士資金
相反,加拿大溫哥華在去年8月為了打壓海外資金不斷湧入房地產市場,宣布徵收15%的海外買家稅,海外買家的數目立即大跌80%。而澳洲亦限制海外買家只可以買入一手市場的新樓盤,不能在二手市場置業。筆者認為,加拿大和澳洲政府限制海外買家在本地樓市的活動,帶出了一個重要訊息,就是全球富裕人士的資金泛濫,世界各主要城市或移民熱點的國家的房地產市場,愈來愈像一個商品市場,或者說是奢侈品市場也可以。
資金只是尋找一個流動性相對高的商品市場來進行交易或停泊資金,而且定價高的稀有商品,也能吸引更多買家追捧。因為這些知名度高豪宅地段的買家都是資金較充裕人士,未來再找買家亦比較容易。
流通性高需求增加
全球樓市商品化除了不斷上升的樓價外,另一個表徵便是樓宇的高度。香港地少人多,很早便發展多層式住宅和商廈,近年在一些熱門置業城市如倫敦、東京、悉尼、紐約等,愈來愈多超高層住宅大廈屹立在市區,而在香港展銷的海外物業多屬於多層商品房。原因有數個,最明顯的是供求關係,短時間內市區內的土地供應追不上買家的需求,發展商自然以多層物業來滿足需求,亦達致最大的回報。
此外,商品的特色是標準化和流通量,貴重地段和劃一設計的商品房也符合以上的規則。美國加息能否歇止樓價上升仍未可知,但土地的供應量和資金成本那個較受加息影響則較顯而易見,同時亦是短期內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