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英鎊的「閃跌」成因眾説紛紜,有説是澳洲時段缺乏流動性、有説是電腦程式沽盤在破位後自動加盤、有説是法國總統奧朗德剛發表讓英國「硬脱歐」的強硬姿態,加深了英國必須與單一市場完全分割的可能性。其實這幾個可能性,都離不開英國首相文翠珊於一周前在國會宣稱,英國必須完全保存主權,寧願犧牲金融業與部分出口優勢,都要爭取完全的移民自主權。現在文翠珊不打經濟牌而轉打政治牌,正中歐盟當權派下懷。可以預見,英國將成為歐盟給成員國參考的反教材,警告眾成員國不可效法之餘,更要事事表現團結,槍頭一致向外。
不宜因英鎊下跌增持股票
自從去年11月起,市場大概已經開始為英國脫歐作出對沖,當時英鎊對美元滙價為1.55,比現在高25%。英國股市於7個月內亦下調了13%左右,但奇怪者是富時250這個中型內需企業較重的指數居然可以在脱歐公投後創出歷史新高,而10年期英國國債孳息率亦從8月減息後的0.55%厘彈至接近1厘水平。鑑於倫敦與歐盟的關係是「妾身未明」及英國差不多已經拒絕了挪威模式的參加歐洲經濟區,英國經濟規模已無可能只經歷輕微萎縮,因此筆者不得不警告只單就英鎊滙價下跌而增持英國股票的投資者。
英國公投贊成「脫歐」後,市場喜愛將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與「脫歐」相提並論,認為都是「黑天鵝」,原因是特朗普喜歡標榜自己立場鮮明,他要「重建強大美國」,就可犧牲某些短期利益,甚至接受「鎮國」政策,推倒全球化,傳媒普遍認為這會導致美國對中國及墨西哥實施高達45%的懲罰性關稅,掀起貿易戰,嚴重打擊環球經濟增長。
巴黎米蘭也曾是金融中心
筆者認為,英國當政者似乎有點「自大狂」,才只是17年時間,英國人就忘記了法蘭克福、巴黎、米蘭和布魯塞爾在歐羅成立前,都曾是獨當一面的金融中心。特朗普雖然看似有自大狂,但他的政綱中言大於實的地方甚多,美國總統權力雖大,但並非全無制𧗾。
首先,特朗普宣稱一但當選,就會立刻將中國定義為「貨幣滙率操縱國家」,繼而向中國徵收全面性的進口關稅,最高可達45%。不過,美國政府明文規定,若要定義某國操控滙率、補貼出口,必須有過去12個月內,該國積極干預滙市,令該國貨幣貶值。中國去年年㡳至今,一直飽受人民幣貶值壓力,而最落力沽低人民幣者,非美國投行及對沖基金莫屬,過去一年內,中國反而用了7000億美元的儲備頂着人民幣滙率,今她不致貶值太多。因此,美國除不能證實中國令人民幣貶值,反而可能得出中國傾力防止人民幣貶值的反效果。
其次,美國總統原則上只可任意對入口徵收不超過15%的額外關稅150天,若想進一步制裁,必須經過國會立法,或由企業工會提出經總統批核。不過,2009年美國對中國出口美國的輪胎徵收最高35%關稅,接着該年,中國輸美輪胎減少28%,但由於南韓、印尼及泰國輸美輪胎卻增加一倍,因此美國輪胎業僱員人數不增反跌。
特朗普政策威脅多於實際
再者,中國出口美國現正往往是便宜的半製成品,蘋果手機就是個富代表性的例子。根據美國聖路易斯聯儲銀行於2011年一項研究指出,中國輸美貨品約佔美國消費支出3.6%,因此由於人民幣於2005年至2010年兌美元升值約25%,美國消費通脹於該5年間受人民幣升值影響上升0.9%,着實不少。
最後,是中國增加貿易壁壘報復的可能性,及有意或無意大幅減少購買美國國庫債券帶給美國農產品出口大減及美國長期利率大升的負面影響。美國大豆、小麥、牛肉及雞隻出口將大降。中國出口減低,賺得外滙減少,外滙儲備再下降,難免再沽美國國債,令美債孳息率上升,增加美國政府財政負擔,又豈是美國所想。
特朗普對華經濟政策既然是威脅多於實際,政治方面,他對武力擴張就更加興趣索然,大家應該還記得他宣稱會要求受保謢的南海及日、韓諸國增加軍費負擔。因此,接着幾年,中國在南海所遇上問題再大幅減低,將資源及精力放在發展經濟上。
數周前希拉莉因肺炎影響選民信心,令美股大跌,反映市場暫未習慣特朗普的特立獨行作風,因此大選前若特朗普選情告升,美股仍有回調。不過,若特朗普真的當選,而參、眾兩院的控制權不變,仍屬共和黨,則美國無須只靠聯儲局的「無為」,轉而尋求政府的「有為」,反而令美國股市更有實質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