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10月份,因為包括非農職位增加及零售銷售等美國經濟數據都趨弱,令市場預期美國加息時點推遲,導致亞洲貨幣大幅走強。月初至今,兌美元,印尼盾、馬來西亞林吉特及南韓圜分別走強7.6%、4.9%及4.7%。上周美元因較強的美國通脹數據而反彈,但由於南韓央行不減息,韓圜一周內仍兌美元上升1.3%。美元兌韓圜水平現回跌至1129的7月初水平,只比年初時高2.3%。
亞幣表現反映資金進出
亞洲貨幣(日圓除外)的表現一向反映資金的進出,幣值升,反映資金流入該國,印尼、馬來西亞及南韓股市本月內分別上升7%、6%及3.4%。印尼與馬來西亞為資源及大宗商品出口國,美元整體下跌帶動商品價格上升,是正常走勢,可否持續,將視乎商品需求會否隨中國經濟穩定而回升。
南韓是外向型經濟,9月份南韓出口的同比跌幅大幅收窄至8.3%,13種出口中,手機、汽車零件、半導體及消費電子產品出口值分別同比上升40.9%、5%、1.4%及1.4%。總出口環比則上升9.9%,除日本外,全部出口市場都比8月份強勁反彈。南韓出口最壞時刻似已過去,中國經濟增長於第四季加速反彈,應可帶動南韓出口扭轉頹勢。
南韓進化至「新經濟」模式
年初至今,南韓股市指數KOSPI升幅為6%,若以美元計價,升幅則為2.6%,是除了中國及日本以外仍錄得升幅的亞洲股市。對指數升幅貢獻最多的5隻股份是Amorepacific公司、LG化工、Hamni科學公司、韓國電子公司及AMOREPACIFIC集團,都是有創新產品的消費產品企業。南韓化粧品品牌在過去10年內的冒升已經有超越日本及法國之勢,今年首8個月,中國進口法國化粧品的增幅為5%,進口南韓化粧品的增幅則為242%,南韓化粧品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從2014年的10%上升至22%,法國化粧品的市場佔有率則從38%下跌至30%,榮辱互見。
雖然過去數年間中國的經濟轉型令南韓的傳統工業如重工、造船及石油化工面臨重大的考驗,但南韓的經濟模式亦在進化至「新經濟」當中。彭博資訊於今年1月的環球創新指數(Innovation Index)指出,南韓以96.3分連續居於榜首,在6個考慮因素中,南韓在科研支持、專上教育及專利三項中都排頭位。根據美國商務部對環球專利的一項分析,南韓已在資訊、通訊、製藥、汽車與高科物料具有領先地位。
南韓主權債務評級上調
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曾經令南韓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其他機構,貸款302億美元以度過難關。南韓政府其後深切體驗到儲備與財政紀律的重要性。雖然南韓的國家債務在過去18年內有所上升,但國債佔GDP水平現今只在37.5%的低水平,政府歷年在外滙市場上作逆周期操作,亦令到外滙儲備勁升50倍至3681億美元。
因此縱使今年內政府追加額外預算支出22萬億韓圜(約195億美元),及明年預算仍會上升,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卻於9月15日上調南韓的主權債務評級至AA-。過往幾次的南韓債務評級上調,都引來外資流入,例如2007年穆迪調高南韓主權評級後5個月,平均債券資金流入上升10倍至61億美元,及2012年中穆迪、惠譽與標普調高評級後5個月的平均債券資金流入,亦增加一倍至9.6億美元。資金流入南韓,支持韓圜滙價以外,亦幫助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因此央行亦不需減息。
估值低支持股市向上
2008環球金融危機至今,南韓股指KOSPI升幅為1.3倍,低於日本的1.6倍及美國的2倍。過去5年間南韓平均經濟增長率為3%,應該屬於接近長期增長率的低位,KOSPI現在的市賬率則只是接近6年低位的一倍,未來數年應可提升,支持南韓股市。
美元兌韓圜滙價今年內比較大幅波動,自2014年中至今,韓圜兌美元已貶約13%。其實美國縱然加息,韓圜亦未必貶值,在2004年至2006年的美國加息期中,韓圜兌美元升值17%。而且韓圜兌美元現水平,比起亞洲金融風暴前仍低20%左右,屬低於長期均衡水平,買韓股,外滙風險不會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