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4年2月7日 時事脈搏 港聞

陳沛敏:黎冀藉報道讓市民諒解示威者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的案件今日續審,控方開始就2019年7月1日發生的衝擊立法會事件提問。認罪被告陳沛敏供稱,黎智英曾擔心事件「好有爭議」,導致市民不再支持反修例運動,因此希望透過新聞報道,使公眾諒解或支持衝擊立法會的示威者。陳沛敏說,《蘋果》其後落實黎智英的指示,就事件的報道「做返顯著嘅篇幅」。

案件今日踏入第25日審訊,助理刑事檢控專員張卓勤向控方從犯證人、《蘋果日報》前副社長陳沛敏,問及2019年7月的反修例示威相關事宜。控方展示的WhatsApp訊息提到,黎智英在2019年7月初向陳沛敏說,七一衝擊立法會事件令他心情沉重,建議《蘋果》集中報道年輕人心聲,「盡量為他們在這件事上爭取市民諒解和支持」,甚至獲得「平反」。黎更提到,「我們以後幾天的工作是把這些sentiment擴大擴散,瀰漫成為市民共識」。

陳沛敏在庭上補充,她當時亦透過WhatsApp,向黎智英傳送《蘋果》有關衝擊立法會示威者的報道,從而向對方指出該報記者已就事件採訪。此時法官李運騰遂追問,《蘋果》記者當時是否「已經在做黎智英希望他們做的事情」?陳沛敏解釋,衝擊立法會事件屬重大新聞,認為《蘋果》記者只在「本能地記錄呢件事」。

陳沛敏同時提到,黎智英擔心衝擊立法會事件具爭議,令市民不再支持反修例運動,因此希望透過報道令公眾諒解或支持示威者,形容對方「係有個intention(動機)」。她續稱,《蘋果》其後以「顯著嘅篇幅」報道事件,以落實黎智英的指示。

另一方面,控方昨日向陳沛敏展示一份隨《蘋果》附送、名為《逆權六月》的特刊。期間庭上一度討論「逆權」一詞的英文翻譯。昨日休庭前,法官着控辯雙方就此集思廣益,協助法庭。

今早甫開庭,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說,控方提出把「逆權」譯作「Anti-authority」,辯方則建議譯為「Anti-tyranny」。之後法官杜麗冰就此詢問法庭傳譯主任的意見,最終決定將「逆權」譯成「Anti-authoritarianism」。

法庭處理「逆權」的英譯後,法官李運騰指出,他早前審理的另一宗案件,亦出現中文詞彙英譯欠統一問題。他指出,控方差不多有兩年時間準備本案審訊,認為控方應預備一份詞彙表供參考。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