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4年1月17日 時事脈搏 港聞

張劍虹:《蘋果》自佔中似變成「對抗中央的報紙」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的案件踏入第11天審訊,壹傳媒前高層張劍虹今日起以控方證人身份作供,頂證其昔日上司。張劍虹提到,自2014年佔中事件起,《蘋果日報》就似成為一間「對抗中央」的報紙,之後《蘋果》亦一直按此方向營運,提到作為該報舵手的黎智英撰寫的專欄文章,「一般都係反共同批評政府」。案件明續審。

張劍虹今午詳細供述《蘋果日報》的編採流程及方針。他透露,《蘋果》每天均會舉行「鋤報會」、「初會」及「編前會」,其中「鋤報會」旨在檢討會議召開當日的出版的《蘋果》有何改進之處;「初會」讓各部門主管滙報當日的新聞,同時《蘋果》高層會藉此指示編採角度;「編前會」則決定翌日《蘋果》頭版內容,以及「A疊」各版的頭條新聞。

此外,張劍虹提到,認罪被告、案發時擔任《蘋果》副社長的陳沛敏等人,在每個星期二主持「Planning會」,讓各部門主管滙報各組正採訪的專題報道;同時《蘋果》管理層亦在會上下達黎智英的編採政策。

至於黎智英如何向《蘋果》高層下達編採方針,張劍虹指,他及《蘋果日報》的代表等人,會在公司的VIP房間召開「飯盒會」,期間黎智英會向與會者講述其對時局的看法,並就《蘋果》的運作給予指示。他提到,黎智英曾在「飯盒會」表明,要透過該報呼籲他人上街及抗爭反對港府修訂《逃犯條例》,同時尋求西方出手制裁香港及內地官員。

另外,張劍虹憶述,在2014年佔領中環之前,《蘋果》的形象「都係比較狗仔隊」及專注娛樂新聞;惟自佔中事件前後,黎智英開始積極參與《蘋果》編採政策,自此《蘋果》就似成為一間「反政府」及「反對中央」的報紙,之後該報亦一直按此方向營運。

張劍虹提到,黎智英曾建議引薦「方圓」擔任《蘋果日報》寫手,理由是其文章「比較批評政府」及「比較反中共」。他又形容,黎智英每周撰寫的〈成敗樂一笑〉專欄,內容「一般都係反共同批評政府」,並說「冇人敢修改」黎智英的文章。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