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星期,有兩件事情吸引著全球的焦點,一是歐洲央行宣告新一輪量寬貨幣措施,由今年3月起至明年9月底,每月買入歐洲主權債券600億歐羅,規模較原先想像的多出100億歐羅。第二個焦點是希臘選舉塵埃落定,激進左翼聯盟勝出,黨魁齊普拉斯成為希臘史上最年輕總理,他主張的削債及反緊縮政策能否成功仍是未知之數,但脫離歐羅區的意向沒有早前那麼強烈,令金融市場暫時鬆一口氣。
美QE沒引致激烈貨幣戰
但投資者現時身處的環境非常複雜多變,既有日本央行、歐洲央行積極進行終極量寬貨幣政策,也有中國人民銀行轉向貨幣寬鬆的行動,美國聯儲局會否一如預期在今年下半年啟動加息步伐?全球經濟陷入通縮的危險遠遠大於通脹,這是大家始料不及的。油價大跌一半,俄羅斯盧布也跟著貶值50%以上,一些跟原油沾上邊的企業債券岌岌可危。到底我們應聚焦那兒呢?
大家是否記得「貨幣戰爭」這個名詞,這個名詞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一度灸手可熱,因為美國聯儲局的大規模QE政策及美國經濟風險會令美元匯價大幅度貶值,美匯指數曾低至2011年4月的72.93,今天是94.3,美匯指數在過去4年內上升接近30%,但主要升幅是去年出現的,由80一直上升至94。當初美元處於弱勢時,市場擔心美元貶值會引發連鎖效應,其他主要貨幣皆會競爭性地貶值以保護出口競爭力及抵抗美元債務貨幣化,金價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出2011年9月每盎斯1921美元的歷史新高。及後美國經濟復蘇持續,歐洲反而發生債務危機,資金流向改變,美國股市三大指數在2014年內不斷破頂,美元匯價走強成為市場的共識。
各國央行接連出招
吊詭的是弱美元沒有觸發白熱化的貨幣戰爭,卻在日圓及歐羅相繼大跌後,進入了貨幣戰的短兵相接階段。最明顯的戰況是瑞士央行在歐洲央行議息前率先廢除瑞士法郎兌歐羅的匯價上限,令瑞郎匯價在一天內上升40%,瑞士央行甘於自斷一臂及棄信於市場,是意識到在這場環球貨幣戰爭中不能採取死守的策略,因為敵人已經主動出擊,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正在不斷增加火藥的威力。
還有一些事例可以證明各國央行之間已進入短兵相接的戰況,最近印度央行在一周內兩度減息;加拿大央行突然減息1/4厘,由1%降至0.75%,加元匯價即時下跌至1.24;新加坡央行在本周亦降低坡元兌一籃子貨幣匯率的上限,坡元兌美元下跌0.8%。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資料顯示,荷蘭16年來首次增持黃金,俄羅斯亦在盧布不斷下跌的同時,連續9個月購買黃金。
投資者做好作戰準備
美國會否就手旁觀?不會,美國剛公布的季度企業盈利增長不理想,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企業海外收益入帳在美元強勁下大打折扣。如果企業盈利不達標,美股現時的17倍市盈率很難維持,位高勢危下,美股隨時大幅下跌。今年匯市風起雲湧,各類型資產價格大幅波動,投資者要有上戰場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