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3年7月23日

陳玉冰 ETF

誰會成為ETF的「殺價超人」?

本港上市ETF數目越來越多,有發行商開始調低收費,這對業界有何啟示?

兩周前筆者拜讀過Morningstar所撰寫的文章《RQFII ETF小型價格戰悄展開》,文章內容除客觀對本港自上年7月開始上市的一系列追蹤國內A股市場的RQFII ETF總開支比率作出比較外,亦提醒投資者「應採取全面的方法評估投資成本」。最後更展望ETF發行商繼續降低費用。

「價格戰」偶有出現於各個不同的消費範疇。以本港為例,過去亦曾經出現過不同類型的價格戰,例如電訊業、報業,甚至乎較早前的零食銷售就引起「福祿壽超市」大戰「數字零食屋」。當中,大部分港人,尤其曾經親歴「太空人」的人士,應該對90年代以橙銀色作主打的城市電訊「殺價超人」記憶猶新。長話短說,過往本港的固網電話服務一直被大財團壟斷,直至1992年新的電訊公司成立,為用戶提供超優惠的長途電話收費,令過去壟斷的現實被改寫,該「價格戰」可謂為當年本港的固網電訊業牽起一場風雲。而報業界亦在過去曾經出現過價格戰,近代較矚目的包括1995年及2005年,分別由兩份新開辦的報章展開。

事實上,相對於本港投資者過往主要接觸到的主動式管理傳統基金,ETF的「平收費」已經是主打賣點之一。根據個別發行商網頁的資料顯示,本港現行6隻(全享有雙櫃台交易安排)追蹤國內A股市場的RQFII實物ETF,每年的估計總開支比率(TER)由0.79%至1.15%不等。至於佔本港ETF市場成交額最大的一隻A50指數合成ETF,每年的估計總開支比率則為1.39%。但當我們細看ETF的總開支比率相對每日成交金額,投資者會發現兩者的關係性卻似乎是「逆向式」的有趣結果。從數據看,至少就現時本港ETF市場而言,總開支比率越低並不直接誘發成交金額遞增。例如,在本港,同樣追蹤中國A50指數的實物及合成ETF均為收費較高的ETF,然而,這並無削減其於本港ETF中的成交佔有率。

畢竟,要引發「價格戰」必須附帶若干環境條件,最起碼該產品應屬於消費者的「必需品」之列,而要令戰役打得激烈亦或者需要由一位市場壟斷者加上一位擁有强實力的後起之秀去展開,透過雙方的精采「對打」,鬥智鬥力才能贏到最後的一哥地位,當然消費者會是過程中的最大得益者,但不要忘記,由於到最後對手已被打得元氣大傷,即代表擁一哥地位者隨時會對價格反過來調升。

觀乎現時本地ETF市場之發展,ETF供應商對收費稍作微調或許對機構投資者較有啟示。然而,針對普羅大眾的散戶市場,談小投資者對ETF收費的敏感度仍屬「言之尚早」階段。市場仍然處於「學習期」,讓小投資者了解ETF產品,學懂運用,掌握選擇,實行配置才是現時最實務的範疇。當然隨着本地ETF市場發展漸趨成熟,小投資者真正懂得高度運用此實務的投資「必需品」,收費就自有條件成為投資者聚焦的一環。筆者當然也希望ETF發行商可令收費有條件逐步下降,令投資者受惠,何解?皆因筆者乃ETF投資者也。

相關A股ETF所追蹤指數                 複製策略        估計總開支比率(每年)                 年初至今每日成交金額(合併人民幣櫃台,以千港元計)   
中國A50指數  實物 1.15% 816,577
滬深300指數  實物 0.85% (減價前0.99%) 397,236
中證100 A股指數   實物 0.99% 65,954
MSCI中國A股指數   實物 0.88% 22,907
MSCI中國A50股指數  實物 0.80% 10,726
滬深300指數 實物

0.79% (今年7月9日上市)

10,893
中國A50指數   合成 1.39% 1,880,911

資料來源:香港交易所 (截至2013年7月18日)

陳玉冰

惠理基金

ETF業務拓展副總監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