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4年4月20日

楊書健 理財方案

【欲言不止】捍衞第一桶金

最近和客戶或朋友見面,因為新書關係自然會討論滾雪球策略。值得長期持有的股票或ETF其實都很大路,所以大家的選擇不會差太遠。反而,大部分朋友都有興趣討論「捍衞第一桶金」。第一桶金會被挪用,最表面原因自然是消費。買樓買車辦婚禮是人生大事,花錢當然合理,但到了耗盡存款,甚至為此負債就不值得了。

要避免挪用資金去消費,其實是個理財問題。上周也寫過,不再關注別人生活細節,也許就降低了比較的意欲。筆者見過能三十餘歲財務自由的朋友,往往都有自己的抱負,未必能產生穩定現金,因此才在二十多歲的階段努力存錢,以期能在三十歲後投身自己的志業。所以能否捍衞第一桶金,也是個人生排序的問題。

過度干預不是好事

處理了物欲後,下一個挑戰就是容許資金慢慢滾雪球。小學科學都有種豆實驗,要求學生在家裏種綠豆,再將經歷寫成報告。有些用功的學生,反而會每天幾次淋水,又或者不停研究綠豆葉,最後過度干預,綠豆反而長得不好。

要滾好雪球,就要學會等待,不要亂將資金投入各類看似高增值的工具之上。例如,各地股巿的指數基金,長期平均回報都在8%至12%,按七十二法則計算,約六至十年就會將第一桶金翻倍。但滾雪球難就難在容許資金這樣長期累積。尤其是如果身邊沒有實例,就更變成了盲信理論,執行困難。

滾雪球見效要學等待

因此,筆者說得最多的例子,就是一個七八十年代創業的家族。當年公司剛剛由虧轉盈,大家長信心不大,深怕只是個別年份幸運,隨時要再注資。因此,大部分盈利都保留為應急錢,自然就不會挪用到生活上。但應急錢亦需增長,因此他們就買了當年是首席藍籌股的滙豐。後來生意穩定,他們就持續每年增購。到十幾年後大家長退休的時候,該筆滙豐總值是十餘年盈利的幾倍。

因為該筆資金原來是應急錢,所以該家族一直都沒有碰。到了幾年後生意穩定,滙豐亦有所升值,這筆應急錢亦增長了不少。因此就算沒有化成完整論述,大家長也應意識到滾雪球策略,所以才會容許資金繼續滾存下去。換句話說,滾雪球五年七載之後,效果應逐漸顯露,到時候有了實際數據,要堅持下去反而更容易。

當然,所謂「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由失業到生病,人生總會有各類意外需要動用到自有資金。統計學有泊松分布,指這些事件有如等巴士,每平安度過一年,次年出意外的機會率就會稍升。因此,人生順景時累積資金愈多,到了逆境時候操作空間就愈大了。

保留資金分成3組

將資金分配成可以運用的應急錢、短期投資的資金,以及長期累積的資金等幾層,在需要錢的時候就可以逐層動用。逆境期是幾個月,可能只動用了應急錢,不會影響滾雪球的長期效果。如果逆境期真的愈拖愈長,最少也買了好幾個月時間,可以重新編配生活,盡量拉長應急錢的有效時限。孫子曰:「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逆期出現,有準備的話已經贏了一半。

傳統金融理論假設投資者是經濟動物,投資決定都按科學原理決定。但對散戶來說,單單捍衞第一桶金,從而令自己有資金參加投資遊戲,其實已經不容易了。

 

(編者按:楊書健最新著作《不倒燈塔》現已發售,歡迎訂購。)
本地包郵
電子書

 

楊書健

安泓投資

投資總監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