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4年4月10日

陳宇昕 保險

應對退休安排「三低」

隨着社會的進步及大家對健康意識的提高,從而對「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這三大慢性疾病愈加關注,因「三高」會誘發多項健康問題,不容忽視。但在退休安排上則相反,大家應特別多加留意「三低」所帶來的潛在風險,及對退休後生活的影響。

低儲蓄增生活壓力

根據統計處資料,2022年本港男性及女性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80.7歲及86.8歲。雖然長壽是五福之首,但低估長壽風險而令儲備不足,或因長壽令退休生活比預期長,將會大大增加退休後的生活壓力,甚至降低生活質素。

雖然現時有個別企業聘請退休人士重回職場的趨勢愈加普及,但重回職場需視乎個人身體狀況及整體工作內容而定,所以退休人士重回職場以幫補生計,只屬後備方案,並不適用於所有退休人士。

低估通脹削資產值

政府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預測,2024年整體通脹率預計為2.4%,數字看似微不足道,但2023年通脹率按年上升2.4%,而在疊加效應下,長遠而言將逐步削弱資產的購買力。

因此,大家不應低估通脹對退休儲蓄的影響,並把通脹列入退休規劃預算,以免影響長線回報。因這意味退休儲蓄的實際價值長遠將會下降,無形中令資產貶值。

醫療開支與日俱增

另一投資者在安排退休時低估的因素是醫療開支。有研究機構發現,亞太地區的平均醫療費用從2022年的7.2%,躍升至去年的9.9%高點,並預期2024年會持續上升,當中包括香港,預計今年將升至8.36%。因此,比起消費類別上的通脹,醫療通脹的升幅更加蠶食資產的實際價值。

而香港公營醫療系統早已超出負荷,政府亦因應成本上漲正探討調整公院各項收費。這意味退休後一旦患上重病,或需轉向私營醫療機構求醫,屆時需要從退休儲備中撥出額外預算,作為醫療開支之用。

因此,大家在退休投資規劃上,必須作更全面的部署,將上述三低的風險因素納入投資考慮。除了為退休後的日常開支做寬裕預算外,還應該計及日常消費和醫療通脹因素,並在退休後持續投資,增加資產增值的機會,以對抗通脹風險,以及產生穩定現金流,應付退休後的日常消費,或是應付突如期來的額外開支。

 

陳宇昕

富達

香港退休金及個人投資業務總監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