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增長強勁,加上聯儲局暗示貨幣寬鬆周期或延遲啟動,市場因而就其減息政策作出重新定價。而在美元持續漲升下,以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股市表現,年初至今的回報率為1.3%,遠遜成熟市場的6.7%。
外界憂慮新興市場經濟體無法承受高息環境,威脅到區內經濟持續擴張,亦意味新興市場有可能出現強勁的資金外流,與2013年的退市恐慌相似。然而,在疫情爆發前,新興市場的條件相對健康、淨儲蓄較高、槓桿水平較低,緩衝了利率上升的影響。
中長期受結構性趨勢支持
而從中長期看,新興市場經濟增長受到結構性趨勢支持,包括擁有全球最多年青人口及中產階層、供應鏈多元化,而且部分重要的人工智能組件及晶片生產基地亦雲集於此。
整體估值合理惟差異較大
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估值與15年平均一致,市盈率為12.1倍,但整體差異較大。由於印度、台灣及泰國等股市最近走強,其價格高於長期平均水平,而大部分新興歐洲及拉美市場則相對便宜。
由於大部分拉美國家的估值低於15年平均,投資者對其興趣有所增強。未來幾個月,政治將會成為區內焦點,尤其是阿根廷新政府透過國會推動改革的能力,以及墨西哥總統大選將於6月揭盅。
而新興歐洲是新興市場的亮點所在,2023年的回報率為25.2%,優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7%。某種程度上是由於2022年錄得-72.2%負回報後反彈,加上其政治及通脹風險減退所致。然而,區內復甦情況並不平衡,捷克及波蘭目前的估值與歷史水平相若,但匈牙利及土耳其則接近15年低位。
至於新興亞洲,健康的人工智能需求重燃區域科技周期,並以台灣及南韓最為受惠。就南韓而言,另一利好因素是實施企業價值提升計劃。
若減息美元轉勢將迎反彈
與此同時,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以及私營領域對中國的信心受損,導致今年內地股市遭大幅拋售,滬深300指數單是1月便下跌6.3%,而政策優先領域如高端製造業將成為關鍵所在。在印度,雖然最近的增長數據及結構性趨勢反映未來數十年的正面增長背景,但其估值目前偏高。
我們認為整體新興市場目前的估值合理,具強勁盈利增長潛力。預期在2024年,新興市場的盈利增長將會達到18%,而美國及歐洲則分別只有11%及5%。我們看到新興市場相對成熟市場市賬率的估值折讓,現在較歷史平均水平高超過兩個標準差,已經處於2001年底科網泡沫以來的最高水平。
展望未來,我們留意到亞洲新興市場及拉美部分地區的復甦勢頭增強、通脹回落,而且採購經理指數(PMI)回升。部分新興市場央行已開始放寬貨幣政策,並可能會在今年擴大到其他地區,以支持經濟活動。另外,穩固的人口結構、供應鏈多元化優勢,以及人工智能等長期結構性增長因素,將是新興市場超越成熟市場的潛在誘因。
由於新興市場具備不同增長因素,我們認為一旦聯儲局開始減息,且美元的走勢轉向,將會迎來強勁的反彈。話雖如此,各個新興市場經濟體良莠不齊,在通脹、增長及政治風險上均各有不同。由於區內股票的價值比較參差,積極管理有助投資者從分散的市場及行業中作出更為靈活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