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熱潮當中,七大科技巨頭(Magnificent 7)在上一季度的盈利及收入均表現強勁。標普500指數的盈利增長大部分集中在這些股票之上,表現優於指數其他股份。而七大科技巨頭與其餘493家公司之間的盈利差距,亦凸顯了前者的優異表現。市場對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他類型人工智能技術的需求,令市場憧憬人工智能市場可望持續增長,並為科技行業提供動力。此外,收益率向下亦利好包括科技股在內的增長型股票。
雖然行業焦點仍然落在美國身上,不過大型企業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需求,可能會令有份參與區域性科技供應鏈的亞洲出口商受惠。其中以南韓及台灣較為突出,其高性能半導體及高頻寬記憶體晶片的生產佔據主導地位。而其他亞洲經濟體,例如馬來西亞,便大力發展外判半導體組裝及測試,或能受惠於人工智能技術需求增長。
台韓受惠科技周期升勢
作為全球半導體生產中心,台灣分別生產全球逾60%半導體及約90%先進半導體。因此,當地的出口訂單數據有助反映外部需求狀況。在這背景下,台灣1月份出口訂單見反彈,扭轉去年11月及12月的跌勢。1月科技出口訂單按月增長30.3%,反映台灣半導體供應商持續強勁表現,亦與人工智能產品及高效能運算需求的結構性增長有關。
同樣地,南韓正經歷科技周期升勢,主要集中於對高效能半導體及高頻寬記憶體的需求增長。當地1月份出口增長18%,反映穩固的增長。
韓企或改革減估值折讓
此外,南韓有意改善企業管治及股東參與度,期望透過「企業價值提升計劃」減少當地股票長期存在折讓,這與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公司管治改革相似。雖然政策細節目前不多,但是計劃旨在鼓勵企業評估其相對較低的估值,並作出補救,當中可能包括加強股東披露、透過股息、股份回購、股票註銷,以及改善經營業績來增加股東回報。畢竟,南韓有近70%企業的市賬率低於1倍,相關改革對當地股市將會意義重大。
兩巿估值合理盈測上調
受惠於強勁的人工智能及半導體需求,MSCI台灣指數在年初至今已上升約8%,表現優於MSCI亞洲(除日本)指數。半導體需求旺盛,特別是人工智能供應鏈的發展,為台灣市場帶來更有利的前景。難怪分析師將MSCI台灣指數2024年的每股盈利增長預測,從去年底的17.4%上調至18.6%。其估值看來合理,12個月的預測市盈率只是略高於15年平均水平。
至於南韓股市則受惠記憶體周期改善,加上科技周期上升,以及企業管治有望改革等因素。MSCI南韓指數今年的每股盈利增長預測,已從去年的50.7%上調至73.3%。與台灣相似,南韓股市的估值相對合理,12個月預測市盈率約為11.3倍,稍高於長期平均的10倍。
展望未來,科技出口有增長跡象,以及企業強勁的業績報告,均令人相信其下行周期已成過去,並為南韓及台灣股市帶來機遇。由於市場情緒近期高漲,我們需要注意市場波幅或會反彈,以及人工智能熱潮是否能夠延續。另外,投資者應時刻警惕監管環境變化所帶來的風險,或會為區內科技股的潛在盈利帶來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