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當然是不少人的夢想,在疫情之中更變得盛行,演變成一套論述。傳統的財經理論認為,投資者可以穩定地在投資組合提取4%至5%的現金,亦不會影響投資組合的長期穩定。這是基於數十年來的全球股巿指數回報是8%至10%,還有長期通脹約為兩三厘,投資者提取了5%,8%回報仍有3%增長,足夠保持投資組合的購買力。
因此,初代的財務自由目標是年薪20至25倍,投資組合可持續地每年上繳4%至5%,就已經是複製了投資者的年薪。過去兩三年的新派財自目標,卻提倡這算式的底數不需要是年薪,而改成投資者的實際開支。例如,香港中層管理也許月薪5萬元,年薪就是60萬元,初代財自目標就是1200萬元。但因為香港大學畢業生月薪中位數約為1.5萬元,年薪是18萬元,因此新派財自也許以每月生產1.5萬元為目標,投資組合就需要360萬元了。
改以開支計算儲蓄目標
當月薪已經到了5萬元的階段,要在10年存下360萬元,就算是存在沒有多少利息的銀行戶口,也只需要每月儲3萬元。如果資金一直月供全球股巿,按上述的8%至10%的回報計算,每月所需的存款不到兩萬。如果投資者開始以1.5萬為開支目標,這個存款額並非太難。
這個模式假設了投資者願意降低自己的物欲,以幾年後的財務自由為首要目標。但這意味財務自由不一定是找到了「十年十倍」的投資成功,而可以靠紀律完成。說穿了,這就是「小富由儉」的現代版。但我又真的見到了身邊的朋友、前學生,甚至KOL按這個計劃進行,三十來歲就可以退休。
「小富由儉」現代版
當然,能執行這個模式的年輕人都很有財務紀律,大部分每月存款比重甚至較上述例子更高。因此他們亦經常被問,過早退休會否限制了長期發展。不少例子之中,「提早退休」其實只是提早離開了朝九晚五的職場。我有學生仍然會接下各類外判工作,KOL亦靠視頻賺錢。投資組合的現金流反而只是一重保險,讓他們可以建立自己的現金流。
另一類朋友,則視360萬元為里程碑,知道自己理論上可以離職,已經增強士氣。及後每維持「廣積糧」多一年,進一步增加投資組合,財務安全和物質生活就可以進一步改善。1200萬元是按5萬元月薪所算出來,自然不會是終極目標。如果以顧問醫生或律師合夥人的廿萬月薪為終極目標,那麼投資組合到5000萬元亦算合理。但這中間還有邊際效應:被動收入由每月2.5萬元增長到每月5萬元,遠比由12.5萬元增長到15萬元就更明顯看到投資者的生活有所改善。
因此,新派財自算出來的360萬元目標,也許最有用就是形成決策框架。對投資者來說,「投資組合有二千萬元是否足夠」也許比較抽象。但「每月被動收入有十萬元是否足夠」可以按生活狀況、生涯目標等得出結論,再換成資產值就形成了實在的財自目標了。
(編者按:楊書健最新著作《息賺秘笈》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