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筆者曾提及中美兩國的貨幣周期截然不同,近年美國多次加息,相反中國銀根則傾向寬鬆。今次,且讓我們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
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美國便一直推行極為寬鬆的貨幣政策,既有史無前例的龐大量化寬鬆,又把利率降至接近零厘,導致資金成本極為便宜,投資者的態度也因而變得相當進取,甚至漸漸忘掉了「資金要有成本」的日子。在過去十多年間,美國市場建立了很多基於零資金成本的投資倉位。
中資企業減少發美元債
隨着近年美國為了遏止高通脹而連番加息,低息環境不再、資金成本再次上揚,以往累積下來的大量投資倉位或會迎來巨變,另外,一些地區性銀行更因此出現資金困難甚至爆煲的情況,亞洲股市也一度出現波動。幸好的是,我們在今次看不到亞洲的銀行業受到波及,原因之一相信是,自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亞洲經濟體不再靠外債養經濟,銀行業的資產負債表也大有改善,整體基本面仍然健康。
儘管香港一直實行聯繫滙率政策,但在這一個周期中,香港的銀行沒有跟足美國的加息步伐。本港銀行有很多借貸是以HIBOR為主,另外,面對息口上揚,在港發債融資的中國企業,很多都寧願發行離岸人民幣計價的債券,也不願發行美元債,不少企業也盡量先償還外債,從而減少利息負擔,整體財務控制算是做得不錯,惟一仍然存在不確定性風險的是內房債券。
面對通脹水平有放緩之勢,加上銀行業飽受壓力,美國聯儲局即使不會調頭減息,市場也相信加息周期已步入尾聲,香港所面對的壓力有望紓緩。而且,隨着本港經濟與大灣區融合,在中國經濟重啟後,希望能吸引更多投資來港,使最壞情況或許已經過去。
發展長遠可持續經濟模式
美國的貨幣政策由十多年來的極度寬鬆改為快速地加息,相反地,中國則處於寬鬆環境,例如在3月份人民銀行便再次降準,把存款準備金率下調0.25個百分點。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本身的貨幣政策不會長期不變,更多情況是放寬一兩年,繼而又收緊一兩年;此外,中國又會不時推出一些行政措施,例如房地產限購令等,政策相對地靈活及傾向微調為主。
今年中國政府只設下「5%左右」的GDP經濟增長,使一些市場人士感到失望,但當局明確的態度是重質不重量,出售便宜貨品再也不是經濟發展的出路。當局的政策決心相當大,鐵了心想徹底收復房地產市場,2016、2017年的「棚改」並沒有重演。消費方面也未有推出什麼大動作,不像當年那般有龐大的「家電下鄉」措施。
當局明白到要將經濟改為消費主導,並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花時間,不希望只是以刺激政策換來短期的成效,而是集中發展長遠而可持續的經濟模式,包括戰略領域(例如人工智能、製造業自動化、電動車及其他綠色產業),大力加速替代進口,改為培育本土品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