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累聯儲局持續加息及油價高企,亞洲市場普遍受壓。單是9月份,MSCI亞洲指數便下跌12.3%,創下2020年3月新冠疫情擴散以來最差表現。
與美國及歐洲不同,亞洲所面對的通脹相對溫和。美國政府在疫情期間過度刺激經濟,三階段的刺激措施規模達到5.1萬億美元(GDP的25%)。這些財政支援顯著改善當地家庭的資產負債表、鼓勵消費,但卻扭曲了勞動市場。而歐洲則過分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及石油,導致俄烏衝突後出現能源短缺及價格飆升。亞洲並無以上問題,通脹壓力亦相對溫和。
這便解釋了亞洲部分央行並不急於收緊政策。亞洲經濟體一直利用燃料補貼、出口管制等措施,遏止由成本推動的價格上升壓力。對於那些內需強勁復甦的地區,例如南韓、台灣、新加坡、印度及澳洲,加息有助減輕成本推動通脹蔓延至內需帶動通脹的壓力。部分地區如馬來西亞、印尼及菲律賓則較遲加息,而日本及中國則因內需疲弱而沒有收緊政策。
檢視六大因素看贏輸
在美國加息及商品價格高企下,以下六大因素有助分辨一個地區最終將成為贏家抑或輸家。
第一,貨幣與美元的實際息差。無論是長短息均有助吸引資金流入債券組合,以防資金外流。區內只有中國、香港、台灣、印尼及印度,與美國的實際息差呈正數,但是由於美國持續加息,息差正迅速收窄。
第二,淨商品貿易餘額情況。除了澳洲、印尼及馬來西亞錄得商品淨貿易盈餘,亞洲其他地區的貿易及經常賬均因商品價格上升而被削弱。因此,在商品價格上升之下,這3個地區的外部收支受到保障,降低其貨幣貶值及央行加息壓力。
第三,控制消費價格上漲的政策力度。不少亞洲地區以國有供應商緩衝食品及能源價格波動,或提供補貼以穩定價格。印度及印尼甚至頒布行政命令,禁止小麥及棕櫚油等商品出口,以維持國內供應,有助控制整體通脹。
第四,消費物價指數(CPI)中食品及能源的權重。在CPI籃子中食品及能源權重較高的地區,當地民眾對相關項目的價格波動特別敏感。這將需要各地政府部署更大規模的財政資源及行政干預,以紓緩普羅家庭的壓力。
第五,內需復甦力度。內需復甦愈快的地區,其由非核心價格上漲傳導至核心價格上漲的壓力愈大。這就是南韓、台灣、印度等地的潛在通脹超出目標的原因。至於區內的內需復甦最為滯後的地區,則包括日本及中國。
第六,央行提前收緊貨幣政策的可能性。央行預先加息有助國內經濟提早降溫,收窄與美國的息差。南韓、台灣、印度、新加坡及澳洲是最早加息的地區之一。
對亞幣亞股取態審慎
綜合以上六大因素,我們認為菲律賓及泰國最為脆弱,因為其與美國的實際息差為負數,商品價格高企亦會導致通脹升溫,有可能導致大規模資金外流。
在美元走強及聯儲局持續加息下,筆者認為投資者對亞洲股票應保持審慎。然而,當市場完全消化美聯儲局的鷹派取態及衰退風險時,機遇便會逐漸浮現。
在固定收益領域,我們偏好優質的投資級別信貸。另外,我們認為當中國政府加大對房地產的支持力度,及需求逐漸回穩時,中國高收益債券將變得愈來愈吸引。至於外滙方面,由於聯儲局的取態持續鷹派,我們對整體亞洲貨幣的看法仍然審慎。但在亞洲貨幣中,我們看好與美國實際息差為正數、錄得商品貿易淨順差,以及積極推出行政措施及通脹補貼地區的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