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通脹高企,水平堪比七十年代,但由於疫情期間累積的儲蓄成為了強勁消費的後盾,因此兩者情況有所不同。
當然,2000年代的經濟衰退屬聯儲局透過上調基本借貸成本(或聯邦基金利率),令經濟活動及通脹降溫的後遺症。然而,我們預期這一次的消費支出將保持穩健。
疫情期儲蓄緩衝物價漲
儘管貨幣狀況隨着各國央行加息及調整量化寬鬆等政策而收緊,但我們預期消費仍將隨着人們耗用新冠疫情期間累積的儲蓄而維持強勁。
家庭仍擁有一定的購買力。由此可見,消費者勢將成為推動2022年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柱。我們估計,美國在疫情期間累積的超額儲蓄約為2萬億美元,而歐洲的數字亦相若。這筆儲蓄應有助緩衝能源成本上漲的影響。
上調環球物價升幅至4.7%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繼而為能源及食品價格帶來的影響已經浮現。事件無疑為通脹狀況增添新變數。儘管俄烏衝突造成的經濟影響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戰爭的影響已波及環球市場。因此,我們已將今年的環球消費物價通脹預期從3.8%升至4.7%。上述消費通脹預測是基於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變化所作出的推算。
然而,通脹壓力早於新冠疫情相關限制措施逐漸放寬及環球經濟明顯復甦時已在升溫。限制放寬除了導致材料、能源及運輸供應短缺外,需求亦十分強勁。在服務業仍相對受限的情況下,商品需求尤其強勁。
環球供應鏈受壓導致商品生產商的成本大幅上漲,以致生產商需上調售予消費者的終端產品價格。即使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美國、歐洲及英國的消費物價指數通脹已處於數十年來的高位。
很可能會出現滯脹
我們對供應鏈將於2022年內逐漸恢復正常感到樂觀,若烏克蘭局勢轉趨穩定,更可望緩和商品價格。
隨着通脹壓力緩和,我們預料環球消費物價指數的按年通脹率將於2023年大幅回落至2.8%,僅略高於我們在烏克蘭被攻打前所預測的2.7%。
美國樓市等周期性板塊近期出現回升,住宅價格急劇上漲。整體而言,美國消費物價指數籃子當中有80%的按年升幅超過4%。這意味推動通脹加速升溫的不只是一次性的供應瓶頸,周期性價格亦反映需求過剩。
通脹擴大至美國經濟的周期性板塊令人擔憂,因為這些板塊的通脹趨勢或會持續,並有可能導致工資與物價螺旋式上漲。
經濟衰退風險上升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新冠疫情引起的供應鏈中斷已使環球經濟陷入滯脹。商品價格上升進一步推高通脹,對消費者及企業造成重大壓力。經濟活動明顯放緩。結果,滯脹在今明兩年環球經濟增長疲弱及通脹升溫的情況下變得更為嚴重。
出於其他因素的消費大幅下跌亦有可能帶來以下的風險。首先是供應瓶頸阻礙消費。在許多地區(特別是亞洲),汽車等大件商品供應短缺,旅行亦受到限制。這或會為經濟增加不穩定因素。在供應能夠作出反應前,經濟活動將有所減少。第二是人們最終有可能選擇不動用儲蓄。
然而,就目前而言,疫情期間的儲蓄似乎是本輪經濟周期與過往經濟周期的主要不同之處。在過去的經濟周期中,通脹升溫及貨幣政策大幅收緊引發消費崩潰及經濟衰退。隨着環球經濟持續重啟,我們預期消費者將動用儲蓄,而這亦將成為環球經濟的主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