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快將過去,但投資者還未能放鬆心情迎接假期及2022年,因為疫情出現Omicron的變數,而各地央行在今年最後一次會議會否帶來驚喜仍然要觀察,投資者的兩大關注是Omicron病例會否在年底前急速攀升,以及央行會否比預期的鷹派立場更加鷹派。執筆時美國聯儲局仍未公布議息結果,但收緊的方向相信不會有變,而因應對通脹的預期而調整減少買債的步伐亦早已是市場共識,故此焦點可能放在點陣圖及央行的論調之上。
增長與通脹之間取捨
聯儲局與各大央行行長共同面對一樣頭痛的難題—如何平衡經濟增長和通脹目標。去年疫情最嚴重期間,聯儲局公布了新的政策框架,從而可以容忍通脹在更長時間內超越目標,這可能使改變現有貨幣政策立場變得更加困難。我們預計,聯儲局會在明年第二季徹底結束購債,並在2022年底前加息一次。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最近對國會表示,決策官員將於12月會議期間,考慮是否以更快速度撤回刺激措施,因為11月的通脹已經飆升至近40年來的高位,按年升6.8%。故此本周會議才會如此觸目,一旦美國加快緊縮步伐,對其他央行亦可能會造成壓力。
聯儲局決議或將圍繞其對美國就業市場情況的評估,因為其一直相信當前的商品價格通脹,是由疫倩引發的供應瓶頸,和暫時增加的需求所引致,並有望在明年中以前逐步消退。雖然我們認同上述觀點,但美國11月份失業率大幅跌至4.2%,增加了聯儲局可能在撤出刺激政策過於遲緩的風險。聯儲局第一次縮減買債計劃發生在2013年11月份,這是針對此前量化寬鬆措施的反向動作,但當時美國的失業率是6.9%。
如果將目前4.2%的失業率和聯儲局對美國長期失業率的預測值4%作比較,則前者預示我們正逼近充分就業水平。就業市場緊張會導致工資上漲壓力加劇。不過,我們相信就業市場仍有充裕的空間並未實現充分就業;雖然職位空缺數目逼近紀錄高位,但仍有數百萬人因為疫情並未重返崗位。由於疫苗能降低重症風險,而較低收入家庭的儲蓄逐步耗盡,預計上述人群將回歸職場。債市方面,長短期收益率息差縮小,預示市場上的通脹憂慮有所緩解,但亦反映投資者對於聯儲局過早撤出寬鬆措施的憂慮上升。
聯儲局鷹派的政策立場與中國人行形成了反差,後者不久前才降低了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是今年以來第二次以行動釋出清晰的訊號,人民銀行有意穩定增長,以應對第三季經濟增長減速的情況。人行此舉可能旨在穩定消費者和企業信心,尤其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恒大早前宣布計劃進行債務重組。
全面增持中國股票屬太早
投資者對此該如何應對?我們相信股市若出現波動可能是趁低買入的機會,尤其是在美國和歐羅區,因為我們看好其企業盈利和貨幣政策支持。市場對中國政策寬鬆措施反應平淡,令我們更加相信現在就全面增持中國股票還為時過早。我們反而會偏愛那些有望受惠於政策傾斜的行業。美元在11月份見頂後一直在整固,油價亦已經從關鍵的支持位反彈,而黃金經歷了11月份的回吐後走勢企穩。短期內美元前景依然向好,特別是若聯儲局保持鷹派立場。假若聯儲局意外轉趨鴿派,那麼黃金就可能會乘勢而上,另一方面變種病毒Omicron引發的憂慮亦有望提振油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