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開始,《經濟學人》等外媒就留意到疫情衰退之下,各地企業的投資額反而上升,以升值計是二三十年來的高位。這與2008年那次金融危機後,企業為了提高自己的財政健康,減少投資完全相反。上次放寛銀根,因為企業拒絕投資,所以新開設的工作崗位不多,在2010年左右就演變成無工作復甦。
這回企業投資不跌反升
而另一方面,像地產和基建等傳統產業,雖然利潤回報率較低,但是前景穩定,就吸引了大量游資,因而令到租金回報率處於歷史低位。而且上次金融危機對亞洲的影響遠較歐洲和北美少,所以過去幾年無論是澳洲還是加拿大,每年外資入巿都是一眾亞洲經濟體排在前面。所以在疫情前,資產價格高企,同時人均收入停滯不前,其實遠因都是金融海嘯時候的投資策略。
但到了今次疫情,雖然經濟活動急速收縮,但企業的總體財政健康更好,而且經歷了十餘年的投資低潮,反而擴展產能的機會更多。另外,各國政府都推出投資計劃,以刺激特定行業。例如在執筆之時,澳洲總理莫里森就公布了投資在九大科技領域。政府有投資計劃,企業或許能直接拿到資助或扣稅。就算沒有,政府帶動的投資氣氛亦有助整個行業擴張,企業亦有誘因繼續投資。
但是科技投資必定會提升經濟需求。就算是最早期的項目亦會開設新工程團隊,需要增聘人手。到了提高產能的階段,更需要興建廠房、連接基建,乃至大量招聘員工。例如在晶片業,台積電及英特爾都在美國興建新圓晶廠,投資額都以十億美元計算。
政府主動投資振興經濟
這類計劃若成功當然會開展了新行業,有利經濟發展。但是就算最後科技項目失敗了,投資期間都已經製造了需求。所以各國的政府投資計劃,也許背後就是看到上次危機之中單憑放水的副作用。這當然和自由巿場論者認為,政府看中行業前景的能力不高,應該避免主動選擇背道而馳,但似乎各國政府都寧願主動一點。
而且這類投資都變成員工的工資和廠房、機器、基建的開支,直接流出了巿面,遠較上一次放水讓巿場自然調節有用。換句話說,一樣是花二十億美元,金融投資者買了一幢商場回來,對經濟的影響力遠較興建二十億美元的廠房來得間接。
投資潮變成需求撐通脹
這一波投資似乎亦開始影響了整體的經濟狀況。例如,美國每月公布的自願離職人數,在8月錄得了424萬的歷史新高。但9月是440萬,再次打破歷史新高。雖然數字亦包括了部分因為疫情而決定提早退休的人士,但是整體而言亦反映了當地出現了跳槽潮。我之前也分析了這導致了部分工種出現勞工短缺,因此成為了通脹原因。
這一波企業投資潮變成實在需求,繼而影響通脹,其實是顯而易見。各國央行就算之前因為供應鏈阻礙等因素看不清,到現在也應該洞若觀火了。但是他們對通脹仍繼續放任,也許就反映了高通脹其實有助他們管理國債,現階段沒有誘因去把通脹壓下來。
(編者按:楊書健最新著作《息賺秘笈》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