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古知今,在平常年份裏,最大的投資風險通常並非來自意料之外的因素,而是來自潛伏於顯而易見情況中的因素。一般而言,當市場參與者對於特定結果充滿信心時而最終事與願違,風險便會出現。
新冠疫苗各種問題
市場對全球按計劃順利推出新冠疫苗寄予厚望,預計美國及英國等主要國家的大多數人將於7月前接種新冠疫苗。去年11月有關新冠疫苗第三期試驗的利好消息推高環球股市,錄得過去45年來最大單月升幅,原因是投資者憧憬經濟復甦加快。如果疫苗分發、應用或功效未如理想,導致復甦進程有所延誤,股市將有可能回吐部分升幅。英國和美國的新冠病毒測試能力及推出時間均面臨樽頸位,令人憂慮兩國是否有能力廣泛實施更大規模的疫苗接種計劃。此外,我們相信市場未有考慮兩個可能出現的情況:第一是去年12月長假期後染疫病例和入院人數突然飆升,2021年初便有可能再度實施封城措施;第二是病毒變種可能減弱目前疫苗的效力。
地緣政局緊張未退
根據經濟學人智庫的世界貿易不確定性指數(World Trade Uncertainty Index),經過2020年貿易政策的不明朗因素大幅減少後,市場預計2021年的外交政策緊張關係不會升溫。然而,個別熱點有可能蔓延至市場。
意外提早收緊政策
市場顯然押注2021年的財政及貨幣政策將持續寬鬆。若各大經濟體過早收緊貨幣或財政政策,將有可能減慢復甦步伐並拖累股市,這情況在上次全球經濟擺脫衰退時便出現過。
與近年歷史比較,在全球經濟衰退後,政策官員相信不會如此迅速收緊政策。然而,一旦當局開始尋求方法控制預算和資產負債表失控的情況,任何減少寬鬆規模的跡象均可能觸發市況回調,例子包括討論加稅或減少量寬資產購買規模。
衍生「殭屍」經濟
2020年的危機及衰退帶來揮之不去的結構性經濟影響,可能會拖慢經濟反彈步伐。與其急於回到危機前的經濟狀況,我們反而可能需要較長的結構性調整階段。
財政及貨幣政策持續寬鬆,亦可能催生大量「殭屍」公司,拖累生產力和經濟增長。約五分之一的美國及非美國企業被視為「殭屍」公司,意思是其收入不足以償還債務。危機紓困措施可導致企業破產率遠低於正常水平,亦即一些公司本來會被自然淘汰,但因為疫情爆發,反而能夠人為地苟延殘喘。這類公司可能利用紓困救助來償還債務,而非聘用人手或購買設備以刺激經濟增長。
利率或美元的衝擊
若通脹意外飆升、債券孳息率急漲或美元暴跌,將有可能會加劇股市波動。通脹預期一直在快速升溫,一旦突破5年期的水平,便可能驅使當局收緊政策,令投資者重新評估股市的估值。
無論這些個別風險會否應驗,新的一年幾乎肯定會出現某種形式的意外,故此持有均衡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並預先制定計劃應付意料之外的情況,將會是投資成功的關鍵。
作者Jeffrey Kleintop為嘉信理財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副總裁兼首席全球投資策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