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美元被視為最安全可靠的貨幣。不過,自從美國聯儲局「無限量寬」後,美元的「統治時代」可能正慢慢走向終結。
有鑑於美元走勢及地位對環球投資市場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筆者將從美國經濟基本面、貨幣政策和市場避險情緒這三方面,分析美元後市表現及未來地位。
美國經濟相對強勢或不再
如何衡量美元地位的強弱?美元指數是經常被用作衡量美元走勢強弱的相對指標。美元指數由美元兌換6個主要國際貨幣的滙率,經過加權幾何平均數計算獲得,佔比最重為歐羅(57.6%)。而經濟基本面是影響美元指數的重要因素。美元與美國經濟強弱呈正相關,更準確來說,是美國與其他國家經濟實力的相對強弱有關。特朗普上台後的刺激政策令美國經濟表現強勁,股市屢创新高。不過,其通過大舉減稅等刺激措施帶來的只是短期提振效應,而長期而言,這將導致美國財政赤字大幅提升。政策效力過後,加上新冠疫情對美國的衝擊相對其他發達國家更為嚴重及持久,美國經濟外強中乾,未來經濟表現或將不如歐洲及日本等國,美元指數長期下行趨勢已成形。
疫情迫使聯儲局加碼寬鬆
當量寛由「有限」變成「無限」,印鈔機馬力全開,疫情過後貨幣供應量過多可能引發通貨膨脹。如果供應鏈受阻導致供給端不暢,同時需求端回暖,美國通脹風險將明顯加大。
雖然當前聯儲局資產負債表規模已較3月18日增長約2.29萬億美元,但從7月份的議息會議後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的講話來看,現在聯儲局對貨幣政策的看法仍偏鴿,因此市場普遍預期聯儲局的放水行為仍將持續。
聯儲局今次推出的大規模貨幣寬鬆,本質上是對美元國際信用的消耗,從長遠角度來看,或將帶來全球貨幣體系的轉變,對美元地位帶來影響。
圖:美國聯儲局資產負債規模(億美元)
資料來源:Wind﹑中信證券截至15/7/2020
疫情期間美元避險屬性顯著
年初以來,隨着新冠疫情的爆發與擴散,全球避險情緒升溫。4月以前,市場避險情緒主要來自於對金融市場的擔憂,美元流動性大幅收緊引發「美元荒」,美元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拉升。
對於後續美元指數走勢,避險情緒的波動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筆者認為,後續避險情緒的來源主要存在3個方面的風險因素:首先是全球疫情,其次是日益臨近的美國大選,最後是地緣政治因素。然而,避險情緒或影響短期美元強弱,但不改其長期下行趨勢。
無限量寬長遠動搖美元地位
筆者認為,由貨幣寬鬆帶來的美元下行或已階段性調整到位,短期對於美元不應過度看淡,後續在基本面和避險情緒方面美元或仍有一定的支持。長期而言,聯儲局「無限量寬」或帶來全球貨幣體系的轉變,給美元地位帶來一定影響,而人民幣在未來或有可能取代美元的地位。7月份,全球風險情緒回升,中美利差走擴,人民幣滙率存在升值預期。在此背景下,人民幣資產對於外資的吸引力明顯增強。當月,境外機構國債和政金債的中債託管量出現了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幅度增長。然而,考慮到中美關係問題上仍存在波動的可能及近期美元階段性調整到位,尤其是中美關係的緊張在一定程度上會給人民幣滙率形成壓力,筆者認為,人民幣滙率的轉強並非一蹴而就,人民幣滙率或將維持震盪走勢。但長遠而言,海外投資者或將繼續增配人民幣資產,特别是估值優勢較大的離岸中資股。
作者為中信証券經紀(香港)投方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