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IBM公布了一項調查,在訪問了2.5萬名美國人後,有54%希望疫情完結之後仍然大部分時間家居工作,另外有75%希望公司有機制讓他們間中在家工作。本周世界經濟論壇亦刊發了一篇文章,談到在疫情之前,主要是知識型工種才能家居工作,而當中又以管理層最容易。在2019年,全美有7%的私營企業員工可以在家工作,但當中最高薪的10%員工,卻有高達25%可以在家工作。
其實這數字也不意外。最高薪的自然就是管理層或專業職系。例如在家寫專欄文章,反而沒有人打斷思維,往往寫得更快。管理層不少時間是花在電話和電郵之上,亦沒有地域限制。早在資訊革命之前,管理層就往往需要閉關工作。當年蓋茨是每季一次避靜,在度假酒店靜思公司策略。馬丁路德金則每周二下午謝絕一切會議,閉門回覆電郵。因此管理層沒有每天到寫字樓報到,原來就是常態。
加速轉用網上運作系統
突然其來的疫情迫使更多企業和個人落實家居工作。例如有分析師朋友就連續兩三個星期,在社交媒體分享了他所投資的「家居基建」:先是新的wifi伺服器,然後是可連接電話會議的揚聲器,最後就是優質工作椅。4月限聚令之後,連銀行交易部門都要讓交易員可以在家有限度交易。交易系統複雜度高,監管又嚴,要短短幾日之間將之上網,工程團隊在背後花了很多工夫。
疫情緩和之後,這些新增設備早就證明在家工作實際可行。會否讓員工繼續,其實在乎於社會工作文化。管理層或會覺得在家工作的員工比較難管,員工又會覺得缺乏了職場社交會影響升遷速度和團隊和諧。但是解封之後,大家又回到迫沙甸魚通勤的狀態,就可能會想起在家工作的好處。
「拖鞋飯」成工作吸引條件
但是因為上一階段首先是管理層和專業職系家居工作,卻會令家居工作變成高級職位的權利。有朋友就戲言,將來「拖鞋飯」不再是罵人話語,而是趨之若鶩的工作條件了。因為長期在家工作仍能維持工作進度的都是自發性較高的員工,而自發性高是每一份招聘廣告都會列出的條件。所以容許在家工作的公司,反而可以篩選出更合格的員工。
當然,全職在家工作和全職在寫字樓工作之間,還有無數組合。有一份2017年的學術研究就發現,23%的丹麥人、21%的荷蘭人,以及18%的瑞典人,都「在過去一個月數次在家工作」。每月數次其實就是一周一次。有位荷蘭人朋友說,他每周在家工作一天,集中處理各種文件(例如他所戲言的「發賬單給你」)。做完文件工作,就會閱讀研究報告或準備下周的工作大綱。他與太太在不同日子在家工作,就變成了一周兩次有大人在家,可以處理家務和照顧孩子。
不利運輸餐飲酒吧行業
香港的兩成工作人口是60萬人。假如一周一次變成常態,每天就少了12萬人次通勤。這對寫字樓需求未必做成太大影響,但卻會影響寫字樓附近餐飲、酒吧,甚至運輸的需求。一周一次,提升員工士氣,又維持職場社交和大部分原來的管理結構,甚至會降低碳排放,似乎非常吸引。
(編者按:楊書健最新著作《息賺秘笈》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