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衞生組織(WHO)已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除了慘痛的生命代價以及上萬人不幸感染以外,投資者還擔憂此次疫情將削弱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消費和經濟增長。投資者紛紛轉向避險資產,提振了黃金、美元和日圓的表現。
同時,亞洲股市出現回調。自1月中旬觸及高點以來,香港和台灣股市大跌逾7%,全球日益擔憂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境內外蔓延開來。截至1月30日,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下跌3.4%。此輪下跌令去年12月以來由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所帶動的反彈戛然而止。
此次疫情爆發給全球經濟帶來不確定性。2019年增長顯著放緩,但經濟復甦萌芽、寬鬆貨幣政策和貿易不確定性下降,提振了對2020年的樂觀情緒。然而,隨着中國多地施行道路交通管控及其他管制措施,再加上其他國家也採取了出入境管制,稍早的樂觀情緒已被憂慮取而代之。那麼,投資者在這種環境下該如何應對?
多元化投資仍是關鍵,保持投資也依然重要。因此,我們繼續看好全球股票、新興市場及亞洲(日本除外)股票。我們對於疫情的有效防控持審慎樂觀態度。實際上,此次回調可能為逢低買入帶來機會。
此次疫情無疑將損及經濟增長。航空公司暫停往返中國境內的航班,中國政府為防控疫情採取強力措施,如疫情熱點地區停運公共交通,上海和蘇州等主要經濟中心延長春節假期等,這些都會影響經濟增長。春節期間本應強勁的消費活動幾乎停滯,如大年初一電影票房僅有180萬元人民幣,而上年同期達15億元人民幣。這些情況均表明短期內經濟或將受到顯著的負面影響。
沙士時期有參考意義
不過,從以往病毒爆發的經驗來看,經濟增長和市場受到的負面影響往往在幾周內恢復。如疫情獲得有效控制,我們預計對經濟的衝擊將較為短暫,可能持續一季或是最差情況下兩季。相較於17年前沙士(SARS)時期,此次疫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有所不同,封城停工措施更為嚴格,而且,現今中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也更大,但就經濟、盈利和市場走勢而言,沙士時期的情況還是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在沙士時期,中國GDP增長從2003年第一季按季增長逾12%急劇放緩至第二季的3.5%,按年增長也下降了兩個百分點至9.1%。但在疫情消退後,增長迅速復甦,在需求反彈、政府推出刺激措施的推動下,2003年下半年中國經濟按季和按年增速均超過10%。如果此次亦呈現類似走勢,那麼投資者應將新增病例趨穩視為風險資產表現的潛在拐點【圖】。
總體而言,2020年中國GDP增速可能降至5.5%左右,亞洲(日本除外)的盈利增長可能下降2至3個百分點至低雙位數水平。鑑於目前亞洲股票的估值低於歷史平均水平(市賬率在1.6倍),相較於全球市場有35%的大幅折讓,目前的價位提供了在部分市場、板塊和股票加倉的機會。
投資者可採取多種措施來保護其投資組合。首先,避開較易受到衝擊的亞洲企業,包括航空公司、博彩業者、酒店、其他與旅遊相關的板塊,以及部分消費相關行業。其次,投資於線上消費相關股票。疫情洶湧之下,民眾盡量減少外出而留在家中,因此線上消費類股票(如遊戲、電子商務和食品外賣等)應該會受惠。
吼高息股票及貨幣
第三,買入高股息股票。我們認為,在當前環境下,擁有強勁現金流和高股息收益率的股票應具有較強的防禦性,有助於周期性部署較多的投資者分散風險。2020年初迄今,債券孳息率驟降也增加了高股息股票的吸引力(目前1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僅為1.57厘)。此外,電訊、非必需消費品和公用事業等板塊的表現應該較為穩健,醫療保健板塊有望獲得一定程度的提振。
第四,利用波動性飆升機會構建防禦性部署,如基於股票指數的賣出看跌期權。結構性解決方案既能提高收益,又能提供一定的資本保護。
一籃子高息貨幣(包括印度盧比、印尼盾和巴西雷亞爾)也是獲取收益的良方,在低息環境下,這些高息貨幣有望繼續吸引資金流入。另一方面,由於旅遊業約佔泰國GDP約11%,而25%至30%的遊客來自中國大陸,考慮到中國遊客減少對泰銖的不利影響,投資者應避開泰銖。
多元投資仍是關鍵
儘管肺炎疫情仍在不斷變化,但從基本面來看,全球經濟不至於陷入長期下行軌道。因此,風險資產在今年應仍具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市場震盪再次提醒投資者,在地區和資產類別間進行多元化配置依然是財富保值增值的關鍵。亞洲市場調整之際,歐洲市場依然穩健。股票下跌,而債券已反彈。
鼠年開局雖然驚心動魄,但通過妥善規劃、巧妙布局,仍能使之成為投資頗有斬獲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