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及意願遠超以往,現已形成一個龐大和快速演變的市場。
若要了解這個擁有逾6.5億名消費者的地區之財富增長情況,可從東南亞眾多機場迅速飆升的客流量中略知一二:菲律賓馬尼拉去年的客流量達4100萬,較2006年增長一倍;越南胡志明市的客流量亦較同期增長逾4倍;印尼雅加達則由2009年的3700萬升至去年的6300萬。
各地國情有別帶來挑戰
東南亞包括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國,每個國家的國情有別,要涉足該市場並非易事,亦無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模式。倘若有意在該地區開展業務,必須做足準備,努力應對不同語言、文化及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政治、規管及金融制度,以及互聯網和手機普及程度參差不齊所帶來的挑戰。
儘管如此,該地區的經濟發展相當強勁,成為汽車、化妝品及電腦乃至財富管理、保險及國際滙款服務的兵家必爭之地。
在擁有10個成員國的東南亞國家聯盟地區,預計人均GDP將於2030年之前超越9000美元,雖然仍大幅落後於香港、英國或美國,但相較2010年約3000美元的水平,增長接近3倍。同時,顧問公司麥肯錫預期,到2025年,中產家庭的數目將超過1.2億,約為2010年統計數字的兩倍。
面對這個日益富裕的消費者群體,任何人士若要發掘商機,關鍵是要明白該地區的變化之迅速;尤其是考慮到電子商務及手機通訊日益普及的趨勢。
2015年,東南亞6個主要經濟體(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的互聯網經濟規模合共約為300億美元。淡馬錫與谷歌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25年,該數字可望達至2000億美元。
持續城市化衍生各類需求
雖然上述國家的發展程度不一,但穩健的經濟增長、日益改善的基建連接,以及區內全面的持續城市化進程,共同推動社會變遷。在未來數年內,預計將有數千萬民眾由郊區遷入城市,追求更好的教育、醫療、交通和薪酬更高的工作。更趨城市化的生活環境,亦衍生對各類不同和更為複雜的金融服務的需求。
而且,這個群體以年輕人居多:過半數的東盟居民年齡不足30歲,現已形成一個熟悉科技的年輕消費群體。這個群體有較高的意欲透過流動設備去嘗試及購買新事物。
僅在過往數年間,該地區已湧現大量的本土互聯網成功個案。
年輕人口更接受數碼化
在印尼,於2010年創辦的Go-Jek,現已發展成為一家電單車召車服務機構,提供的服務包括運輸及物流,乃至移動支付和送餐。新加坡的Grab同樣亦在拓展除運輸以外業務,包括金融服務、送餐和物流。該公司於2012年創辦,目前已於8個國家開展業務。至於電商平台Lazada,由誕生至今只有短短6年,現時其用戶已遍及東南亞6個市場。
儘管已取得上述增長及進展,預料未來仍有更多變遷及商機可期。
以金融服務為例。該地區仍有數千萬民眾尚未有銀行賬戶。隨着財富的增長,對相關服務的需求,例如儲蓄計劃、健康或人壽保險產品及國際銀行服務(對於有更多機會赴海外旅遊、學習或工作的人士而言),仍存在龐大的增長空間。
我們目前正面臨千載難逢的良機。對於有能力及意願去滿足東南亞快速演變的需求,並就此而運用方便快捷、可靠、個人化的數碼工具及技術等方面,未來仍然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