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談到要積少成多,便應該維持持之以恒的儲蓄習慣。要如期達到儲蓄目標,當然亦應該要減少「使突咗」的機會。經濟學的入門談到「想要」及「需要」的分別。「想要」的開支可以「慳得就慳」,但「需要」的開支例如住屋、交通、醫療等就避無可避,只能透過財務規劃,盡可能妥善管理「需要」的開支,甚至轉嫁風險,為自己爭取最好的安排。
最近有新聞報道指醫管局專科門診輪候時間長,在部分聯網新症的病人輪候時間可以超過3年。公營醫療系統「排長龍」不是新鮮事。如果「無病無痛」,輪候時間只是一個無關痛癢的數字,但如果抱病在身則絕對是切膚之痛。為了尋求更快的治療,部分人寧可承擔較為昂貴的醫療開支,轉向私營醫療系統。
有醫保也非一勞永逸
要應付患病時的醫療開支,固然可以依靠平日的儲蓄,要避免「一鋪清袋」,也可以藉着醫療保險安排獲得財務補助,減輕對個人財政負擔的壓力。以住院醫療保險為例,住院相關的一些收費如病房、膳食、醫生巡房費,都獲得保險公司的賠付。
在本港,個人醫保的受保人口在過去十年錄得增長,在2016年已有超過200萬人。由此可見,很多人都認同醫療保險的好處。但筆者想強調,即使擁有醫療保險也不代表可以抱着一勞永逸的心態,特別是隨着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可以想像醫療費用只有上升空間。
隨人生階段檢視需要
部分人可能年輕時購買了醫療保險,普遍選擇了基本計劃。但隨着年齡漸長及進入新的人生階段,普通計劃的保障不一定再符合自己的期望及需要。故此,定期檢討,以確保保障範圍符合自己的期望及需要變得十分重要。政府在2016年推出先導計劃,參與的私家醫院會在網站公布主要收費項目及常見手術的實際賬單收費統計數據。大家大可參考這些資料,對比自己的醫療保障。
在社交媒體上經常有許多抵食、抵玩、抵買的分享。在「想要」的項目做到「慳得一蚊就一蚊」固然好,但也不要忘記管理「需要」的項目,多花時間鑽研及研究,才可以通盤妥善管理自己的財務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