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長線投資者而言,不可或缺的投資策略是多元化地涉獵各類資產。投資者追求具吸引力的回報,愈來愈將目光放遠,務求提升投資組合的多元程度及降低整體風險。
新興市場債券日益成熟,有利投資者分散風險,特別是它與已發展市場債券的關連度一向不大。隨着新興債券市場繼續增長,相信中國和印度扮演的角色將日益重要,值得探討。
中國債券有望入指數
根據國際結算銀行去年第四季的報告,中國債券市場總值高達11.4萬億美元,不容忽視。隨着中美貿易戰的鼓聲隆隆,加上人民幣滙價下跌,中國債券的孳息率正逆流而上。截至2018年7月底,世界政府債券指數的孳息率為1.57%,全球綜合指數則為2.05%。雖然中國債券孳息率的吸引力無法與年初時相提並論,但距離貨幣寬鬆周期完結相信尚有一段日子。正如早前中國股市為獲納入MSCI基準指數所帶動,從結構性角度看,未來幾年各大基準指數有望陸續納入中國債券,中國債市可望受惠。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幣貿易加權指數相對中國外滙交易中心(CFETS)一籃子貨幣,目前低於93,較過往便宜。由此來看,相信滙價已經大致反映貿易戰的風險。中國人民銀行已沒什麼誘因容許人民幣兌美元長期疲弱,主要是憂慮會激化國內資金流走問題。
在加息環境下,中國市場可助分散風險。中國債市以國內投資者為主,與其他新興和已發展市場債券的關連度向來不大,這為國際投資者帶來了潛在不俗的分散投資效益,尤其適值全球市場動盪。中國財政部和人民銀行在7月份先後出台貨幣寬鬆政策,推行更進取的財政政策以及更寬鬆的貸款規則,藉此為經濟增長注入動力。概括而論,我們認為利率尚有進一步下行空間,人民幣滙率則變得較具吸引力。
放眼印度改革前景
與中國債券一樣,印度債券是不俗的分散投資工具,一方面有賴與其他環球固定收益市場的關連度相對較低,另一方面是由於印度經濟主要靠國內市場,且參與債市的大部分也是國內投資者。印度對外國投資者持有印度債券實施資金管制,故在全球大多數基準指數中無法佔一席位。因此,個別國際投資者或忽略了印度為亞洲第二大的債券市場,總值達1.5萬億美元,而且債券流動性相對較高,孳息率約8%。
同時,印度經濟發展迅速,根據世界銀行6月的報告,預測今年實質GDP增長率達7.3%,未來兩年更可望升至7.5%。印度當局正在推行全方位的改革,包括商品服務稅法案、無力償債與破產法以及改善當地營商環境,預料將增強印度的經濟實力。
經過將貨幣政策委員會的組成制度化,且實施通脹目標框架後,縱使通脹率在2017年6月跌至1.5%,印度儲備銀行(RBI)在貨幣政策上依然步步為營。雖然當地存在周期性和暫時性的價格壓力,但通脹在結構上已有所回落。為積極回應油價上漲和其他通脹壓力,即使工業信貸繼續增長乏力,央行仍然在6月時將基準利率上調至6.25厘,到了8月份更進一步調高至6.5厘。與此同時,市場瞬間消化政策利率和通脹的風險,令孳息曲線估值較為合理。
假以時日風險溢價降
RBI亦繼續着手推行一連串金融市場改革,包括整頓資產負債表,減少詐騙事件的發生,紓緩金融資產的扭曲現象,通過容許對國有政府債券的正確估值來擴大和深化市場,並且增加非投資級別國有債券的抵押成本,以及授予更多機構進行沽空證券的權利。
這些改革可能仍要兩至三年時間方能看到全面的成效。不過假以時日,預料上述各類措施將有助投資者重拾信心,收窄印度的國家和通脹風險溢價,繼而協助提高主權評級,減輕資金成本,令印度在投資者眼中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