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分析是亞洲常見的股票投資風格。基金經理憑着對公司的深入認識,研究各項因素如何影響股價及走勢,並以此決定投資那種證券及何時購買。投資可以由上而下,例如研究某地區的經濟、政治及行業因素,再配置於受惠於市場大勢的股票;同時亦可以由下而上,例如研究個別公司的業務、行業特質,及與公司管理層交流等,然後挑選優質價值股票。基本面分析依賴基金經理對環球經濟以至對個別公司的認識,以及其執行能力,需要時間考驗基金經理有否能力長期跑贏大市。
建立模型以進行選股
另一種股票投資風格為量化投資策略,在歐美地區比較成熟和普及。量化投資策略有不同種類,例如量化交易、量化選股,主要依據電腦的演算及處理大量數據的能力幫助投資。使用電腦及數據的好處是讓整個投資過程更具系統性及科學性。電腦的演算能力也能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提供更準確的預測,在環球市況波幅上升的情況下,不單能夠大大幫助投資策略,對風險管理及壓力測試亦有貢獻。量化交易會透過演算法預測股票趨勢及進行股價技術分析,而量化選股則收集、整理、分析大量財務數據,嘗試從中找出關係並建立投資模型。
量化選股按因子分類
其中一個量化選股方法,是根據股票的性質將其分類。相比傳統的分類方式,如根據股票所屬行業和國家分類,量化選股方法會根據股票的財務數據,如市盈率、市賬率、派息率、負債比率等,又或是股價的特色如波動性和趨勢等作分類,並將其性質稱為「因子」。比方說,低市盈率、低市賬率的股票會稱為價值股票(或價值因子);高派息的股票稱為收益因子;擁有強穩業務運作、資產負債表、盈利能力及現金流的股票會稱為質素因子;股價上漲勢頭強勁的股票稱為趨勢因子等。透過選出性質類似的股票及比較其過往表現,可預測某因子那特定經濟情況或市況下的表現。
假設歷史重演,有系統性地根據因子選股及重整投資組合,並模擬進行一籃子投資,被稱為「迴測」。迴測會不斷改變歷史時間、投資股票數量、重整頻率以及調整比重,直至得出回報最高、風險最低的策略。然後便可實際操作,再看策略能否帶來更好回報。
同一因子有不同定義
同一隻股票可以同時屬於不同因子,而考慮應該如何將因子分類,亦需要對當地股票市場有相當認識,因此量化投資經理需要基本面分析底子,才能辨識重要因子,撇除雜音。比方說,盲目投資低市盈率、低市賬率的價值股票,容易跌入價值陷阱,因為這些股票質素參差,因此量化投資經理需要考慮其他因素,如股票質素、行業周期等,此為一個較成熟的因子,稱為「價值質素」因子。而使用多個因子的策略,則稱為「多重因子」策略。
不同量化投資經理對同一個因子亦有不同定義,因此投資者要多了解不同策略,再決定那一個比較合邏輯。量化投資產品方面,香港首隻以價值因子作投資策略的中國ETF於2009年上市,至今已有8年回報紀錄,根據彭博數據,截至2018年2月底該ETF大幅跑贏恒生國企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