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對中國市場一直存在着不少憂慮,例如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持續上升,由2008年的約160%上升至2017年的約260%。然而,中國正處於持續改革的進程中,縱然經濟增長速度或會放慢,經濟質素有望改善。
近期中國正積極推進改革,例如中國財政部早前宣布擴大對外開放部署,包括將取消對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單一持股不超過20%、合計持股不超過25%的持股比例限制,並將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直接或間接投資證券、基金管理、期貨公司的投資比例限制放寬至51%,有助增加市場的良性競爭。
新措施有利大型銀行
在金融業推行的改革措施亦不止於此,前周人民銀行聯同中銀監、中證監、中保監和外管局聯合就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發出徵求意見稿,規範資金池和打破剛性兌付。預料這項改革對銀行理財產品會有相當大的影響,特別是內地房地產企業普遍透過這個渠道融資,至於對現有的理財產品到期後的再融資風險會有多大影響,目前則仍然是未知之數。
不過整體來說,這項金融改革對內地銀行體系有着正面的影響,因為過往內地銀行一直被批評有太多的融資隱藏在表外。新措施有助將表外的融資轉移至表內,亦有助支持銀行貸款並減低大型銀行融資的成本,因此內地大型銀行相對上可看高一線。
政策執行效率提升
另一方面,自中共十九大後,明顯可見內地的執行效率顯著提升。近期內蒙古呼和浩特的3、4號線地鐵項目,以及呼和浩特到鄂爾多斯的高速公路項目被叫停,而此前包頭市地鐵項目亦於8月初被叫停,相信是嚮應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到的具質素經濟增長,除了以基建促進經濟發展外,亦要考慮相關的財政負擔能力和金融風險,以及項目的實質經濟效益。
至於更多的具體政策內容,則相信要留待今年12月到明年3月期間公布。每年的12月,內地都會舉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來年的經濟工作重點,翌年3月則是兩會舉行的月份。我認為內地在政策的大方向上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動,核心政策基本上仍然是「一帶一路」、「美麗中國」等策略,相關板塊的機會值得投資者留意。
東南亞市場數據強勁
除中國的經濟形勢向好外,其實在全球經濟復甦的情況下,加上積極進行結構性改革,亞洲區內其他市場的經濟表現亦相當不俗。其中,東南亞市場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相當強勁,值得投資者留意。
舉例而言,菲律賓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按年大升6.9%,甚至較中國的經濟增速為高;馬來西亞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較去年同期升6.2%,為3年內的最高水平;泰國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按年增長4.3%,是2013年以來的最大升幅。
早前市場預期美國加息或會令東南亞市場的貨幣大跌,對當地經濟構成負面衝擊,然而,有見目前東南亞市場經濟發展強勁,貨幣滙率在美國加息的情況下亦見穩定,2018年東南亞市場將有不少機會可供投資者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