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增長勢頭繼續展現韌力,第三季數據顯示消費靠穩及工業反彈,加上強勁的盈利增長預測及美元弱勢,令看好中國股票前景的投資者更感寬心。
2017年第三季,中國的領先步伐加速,表現超越亞太(除日本)及環球新興市場。以美元計,MSCI中國指數第三季上升14.8%,年初至今升43.4%,而亞太(除日本)分別升6.7%及31.2%,MSCI新興市場指數則分別升8.0%及28.1%。
資金將繼續流入中國股市
我們預期會繼續有大量資金流入中國股市。過往人民幣升值期間,多見海外資金同時流入中國股市。中國A股自2017年第二季以來錄得更多北上資金,正好印證這點。我們預期這趨勢將會持續,原因是目前美元繼續呈現弱勢,而A股在多年表現遜色後急起直追。此外,在岸股票市場發展得更深更廣,對於在中國尋求收益及增長機會的投資者來說更為吸引,尤以家居用品、化工、生物科技及製藥等在離岸市場並不多見的公司為甚。
與此同時,由於內地投資者要分散投資離岸金融資產,加上H股估值仍處於合理水平,流入H股的南下資金可能保持強勁。由於消費者收入增長再度加速及消費升級勢頭強勁,加上互聯網及網上購物日漸盛行,農村消費亦急起直追,故消費相關及科技行業擁有更大增長空間。
發行商周期性違約風險降
債券方面,儘管今年總回報溫和復甦,中國債券仍跑輸較廣泛的亞洲市場,有關中國增長前景、貨幣收緊措施及滙率的憂慮均打擊市場氣氛。然而,我們認為目前是重新評估掣肘因素及審視中國債券前景(尤其是離岸市場)的時機。
首先,隨着環球主要經濟體的增長趨勢日益同步,中國債券發行商出現周期性違約的風險已降低。此外,離岸債券孳息率表現靠穩,可見離岸債券市場的信貸風險相對在岸市場仍較可控。
其次,由於通脹仍然受壓,中國人民銀行不太可能提高無風險利率。2017年1月至9月,中國消費物價指數通脹率為按年1.5%,仍遠低於3.0%的目標。因此,儘管當局繼續奉行審慎的貨幣政策,但政策利率不太可能在未來數季快速上調。在這環境下,債券價格應可獲得下行支持。
再者,美元的疲軟趨勢可能持續,人民幣升值可為本幣債券投資者帶來額外回報潛力。最後,企業債券多數由機構投資者持有,當中以銀行持有最大市場份額,而接近三分之二的銀行持倉屬於持有至到期性質;由於相關持倉毋須按市值計值,因此降低了主要參與者作出恐慌性拋售的風險。
消費科技業增長空間大
總括而言,由於增長動能強韌、盈利增長預測強勁及美元走軟,令投資者的冒險意欲增加,我們預期資金將繼續流入中國股市。從行業來看,受惠於消費熱潮持續及中國經濟再平衡,消費相關及科技行業呈現更大增長空間。
我們亦預期中國債券回報將有所改善,原因是信貸風險降低,而人民幣升值可為本幣投資者帶來額外回報潛力。與此同時,主動型投資管理及由研究推動的企業信貸篩選,可進一步有助區分優劣債券,以期減輕投資者面臨的風險及提高長期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