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保險業在高度波動的投資收入與固定債務成本下,於配對資產與負債上正面對更大的困難。
資產負債管理(ALM)最初是由成熟市場的保險公司於1970年代率先推出,當時利率變得愈來愈波動。資產及負債管理是用於管理由資產與負債錯配而產生的風險。成功的資產負債管理需要在爭取資產最大化上,採納長線的觀點,以應對複雜的負債,從而達到改善盈利的結果。
雖然在成熟市場廣泛應用,在其他地方相對並未為人知悉,在中國更難適當地運用。當地的投資團隊常獨立於精算師工作,而後者對負債情況卻是最為了解。
內地保費收入於2016年達到3.1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升27.5%。在經濟放緩、較低的利率導致投資收入下降,及監管收緊的主導下,這個增長預期在2017年將會顯著減慢。
草擬新法規助行業發展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一直聚焦在資產與負債管理方面作出努力。在資產方面,公司要求業內更着力於存續期管理及風險預算,以降低因任何潛在資產負債錯配而引致的風險。在負債方面,該監管機構視短期產品為主要禍首,令保險商持續面對流動性壓力,因這些基金經常投資於高風險(如股票),或較高收益而流動性較低(如商業房地產)的資產。除去年發布的通知外,這個新的重點目的亦為限制銷售滿期不足一年的產品。
一個新成立的委員會被賦予監管保險商資產負債管理的活動,並草擬有關這議題的新法規,目標是於2018年初實施。
從資產負債管理角度看,表現良好的公司將在投資及銷售短期產品上,獲得額外的彈性作為回報。對於表現欠佳的公司,將得到相反的待遇,並可能面對更高的償付能力要求。
保險業是建基於風險管理原則。見到中國保監會能採取進取的方式,監管這個可讓行業長遠健康發展最基本的範疇,是件好事。未來的規則將協助行業奠立基礎,在資產負債管理方面達致全球最佳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