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犀牛」一詞最近獲《人民日報》引用,因而大熱。所謂「灰犀牛」(Gray Rhino),所指的是顯而易見,卻被市場忽略的威脅。就如部分「中國質疑者」因迴避內地經濟之中的「灰犀牛」(債務上升等結構性問題)而不敢沾手中國市場。事實上,危機思維固然重要,但在中國的「經濟奇蹟」下,預計內地市場將繼續創造價值機遇,投資者毋須過於憂慮。
勿無限放大風險
中國市場難免會有令人擔憂的因素,例如債務水平增長過急,但不要忘記,中國的負債之中大部分為內債,比外債要安全得多。而且,中國人的儲蓄率一向較高,接近50%,現時中國人的累積儲蓄金額更已超過美國及歐盟的總和。
若投資者過於憂慮中國市場風險,將會錯失中國「經濟奇蹟」下的投資機遇。任何投資都會牽涉一定的風險,但在中國市場,過慮的投資者已錯過了很多獲利機會。當然,若市場一致地對中國感到樂觀,股價便會變得昂貴,價值投資者要辨識機會的難度將會更高。所以,也許大部分投資者仍對中國市場存有戒心,對以基本研究取勝的投資策略更為有利。
受經濟數據支持
8月初以來,恒指屢創是次上升周期的新高,其中一個催化劑為中國宏觀數據繼續向好,支持大市氣氛。當中,中國第二季經濟增長率報6.9%,優於市場預期之6.7%,以及政府訂下之6.5%增長目標。由於內地經濟數據理想,我們預計「控制風險」將繼續是當局的政策重點,此政策取向亦符合了內地的「穩增長」目標。此外,中國在7月中舉行了每5年一度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進一步確立「防範金融系統風險」為未來5年的核心目標。
從企業基本面而論,上半年多個板塊的盈利均獲向上重估,踏入中國企業的次季業績高峰期,預計個別板塊的盈利預測將可繼續獲得上調。同時,國有企業及工業企業的盈利錄得改善,在截至5月份分別按年上升26%及23%,除了利好舊經濟行業表現,亦有助提升中國銀行的資產質素,及衍生更多盈利向上重估機會。
中國估值仍吸引
中港股市前景維持穩健,主要因為價格合理。MSCI明晟中國指數的估值已重返正常水平,目前12個月預測市盈率為13.5倍,超過10年平均值(12.1倍),而代表中國A股的滬深300指數市盈率大概14倍(截至2017年7月底)。雖然指數的估值並不顯得吸引,但均不昂貴,尤其是考慮到中國及香港的經濟仍能維持健康增長。預計南下資金可帶動市場表現,加上個別企業(如消費升級概念股、科技龍頭股及優質出口股)料可錄得強勁盈利,或將在下半年創造更多價值機遇。
近月中國逐步改善的宏觀經濟數據證明,市場對中國的某些憂慮,如經濟硬着陸和人民幣大幅貶值,都是毫無理據的,故呼籲投資者勿因迴避「灰犀牛」而錯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