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0年期孳息從年初高位約4.8厘,回落至約4.25厘,是反映經濟轉弱,或是DOGE削赤有效。從經濟數據看,似乎是預期經濟轉弱的機會較大。近期消費者情緒指數出乎意料下跌,PMI服務業指數跌破盛衰分界線,報49.5,遠差過預期的53。
DOGE用人工智能(AI)代替人手來提高政府效率,早前公布暫時成績是已節省了650億美元的開支,但如何計算未有詳細資料列明。馬斯克向特朗普建議,將未來節省的2萬億美元之20%,派給8000萬個納税人。計算2萬億美元可能是數字遊戲,但向納税人派錢卻是真金白銀,令債務可能不跌反升,到時長債息將再度抽升。
公務員被裁令失業率上升,連鐵飯碗都是不保證的,影響消費信心。消費開支佔美國GDP比重達七成,經濟增長動力將大幅減弱。特朗普加關税引發通脹,不明朗因素令股市更為波動。通脹上升加上經濟下跌,滯脹可能出現。美股波動性增加,投資者逃往安全地帶。
醫療保健,消費必需品和公用事業是國際上風險較少的行業,它們能免受潛在貿易戰的影響。醫療保健股在很大程度上是必要的服務,被視為防禦性股票。消費者無論經濟狀況如何都會購買和使用的必需品,也被認為具有防禦性,有助於對沖投資組合風險。
醫療保健、必需消費品和公用事業股是2025年表現最好的板塊,防禦性股的優異表現,反映出投資者對增長的擔憂。醫療保健產業約佔標準普爾500指數的 10%,而消費必需品和公用事業產業分別佔基準指數的5.5%和2.3%。相較之下,資訊科技產業的權重則達30%。科技股今年表現不濟,拖低了標指的表現,落後於其他地區股票市場。
年初至今,標指升幅只有1.2%,落後歐股的11%和新興市場3.3%。而恒生指數則一洗頹勢,升幅達14%。近期非必需消費股跑輸必需消費股,增長股跑輸價值股,都顯示投資者正轉向防守。
過去幾年美股估值比其他地區股市高,同樣,增長板塊的估值比價值板塊高。有投資者認為均值回歸會出現,建議分散投資到低估值的地區股市和價值股。等了幾年,今年終於奏效。但均值回歸後,是牛市開始或是升浪结束?如基本因素無變,見頂或上落市的機會仍較大。
回顧日本在九十年代開始迷失20年,期間股市曾出現幾次反彈,幅度高達三至五成,適合高沽低揸的短線策略。同期的美股走勢則反覆向上,累計回報超過3倍,因此判斷市況是個長期升市或反覆向下尤為重。當長期高增長的股市估值回歸合理,不再偏高。同樣,長期低殘的股市的估值也回歸合理水平,不再便宜。那一個股市較為吸引,可參考畢非德的名句「It's far better to buy a wonderful company at a fair price than a fair company at a wonderful price」,換句話來說,優質股不一定可以等到一個低殘價格買入,如能用一個合理價格買入已是很不錯的投資,這做法在股市也適用。早前文章提及的Fear and Greed指數和VIX有助捕捉短期底,早前已提供買入機會。總括而言,美股短期有隱憂,預期年內有機會出現10%以上的調整,到時可吸納。
免責聲明:所提供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投資建議及邀約,筆者已盡力確保所提供資料乃屬準確及可靠,但對其準確性及可靠性概不作出任何保證,亦毋須就由於任何不確或遺漏而導致之損失或損害負責。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價格可升亦可跌,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
聯絡電郵 : pfanwong@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