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至今,美國科技股持續波動,最近更經歷了大幅拋售。鑑於估值相對較高,投資者愈來愈擔心股市反彈是否能夠持續,或者是否已經見頂。除此之外,DeepSeek(深度探索)的出現也增加了這種不確定性。這家中國初創公司,開發了一種開源AI語言模型R1,迅速在應用程式商店排行榜上攀升。由於其性能可與西方 AI模型相媲美而受到關注,而且成本明顯較低。如果DeepSeek的成本優勢得到驗證,它可能會挑戰對先進晶片進行大量資本支出的看法。這已經影響了晶片製造商,其股價近日受到明顯拖累。
DeepSeek的推出正值大型科技公司的弱勢時期,因為投資者質疑高盈利增長的可持續性,以及AI相關投資的回報潛力,這引發了對整個AI生態系統的擔憂,當中包括數據中心和能源。
AI的快速發展可能會繼續擾亂市場,但也帶來風險和機遇。雖然DeepSeek的創新,加劇了市場對美國科技巨頭的審視,但它也可能使AI技術普及化,降低訓練高級模型的成本,並加速在各行各業廣泛採用。這可能會導致全球經濟的長期生產力提高,從而有利推動擴大盈利增長。儘管某些晶片製造商面臨潛在挑戰,但對計算基礎設施和AI應用的需求可能會維持強勁,而最近的市場下跌可能會為一些行業提供機遇,例如數據中心和軟件板塊。
市場的另一個擔憂是圍繞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它可能仍將是2025年的決定性主題,尤其是其施政目標的規模和範圍。
隨着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的關稅已經宣布,而且似乎正在實施中,預計這些關稅將擴展到比特朗普第一任期更廣泛的消費品上,這可能會對通脹預期施加更大的上行壓力。雖然通脹仍然是一個關鍵問題,然而,聯儲局最初可能會忽略關稅驅動的通脹,但持續的價格壓力和通脹預期未錨定的風險,可能會促使聯儲局採取更加謹慎的立場。不過,加息的門檻仍然很高,因為更高的政策不確定性,將促使企業推遲其投資計劃並拖累經濟增長。
雖然投資者應密切關注不斷上升的估值和未來的挑戰,但今天的宏觀經濟形勢與過去的市場峰值截然不同,為持續增長留下了空間,尤其是在盈利增長繼續按照預期的情況下。
在亞洲,我們看到主要由中國科技公司推動的中國離岸股票最近表現出色,而印度和日本的股票市場則落後。印度和日本經濟的基本面繼續保持強勁,但估值不如去年高,長期投資者應尋求利用這兩個市場近期表現落後的機會。
在當今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投資者應保持警惕,平衡樂觀與策略。長期視角和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對於在機會和風險之間取得適當平衡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