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4年10月26日

程俊昌 保險

退休投資忽視風險 慎防一鋪清袋

10月初的市況劇烈波動,有人歡喜有人愁。儘管勝敗乃兵家常事,對投資者而言,資產上上落落時有發生,但如果理財策略漠視整體規劃而過分集中投資,除了輸身家以外,更禍及妻兒未來的生活。事緣筆者最近認識了一位之前任職財務總監的新朋友,過去數年都透過出售期權賺取幾百萬元期權金過活,可謂悠哉悠哉。不過,數年的收益及八位數字的本金,在一個星期內灰飛煙滅,現在正後悔不已。

從他口中得知,原來在香港有一群相對富裕的人,過去在銀行及投資專家的勸誘下,紛紛踏進高風險的賽場,在各種投資理論及策略的包裝下,收取「穩定」的回報。為資金投資增值無可口非,但重點是根據人生階段及自身家庭狀況做合適的理財規劃,而不是只集中在投資賺取回報。同時,更應該控制每種項目的注碼,即合理的資產配置,妥善分布在不同的資產類別中,包括存款、股票、儲蓄保險、年金及房地產。較為資深的投資者,也會擴充配置到債券、私募股權、黃金、商品及衍生工具,例如期權及掛鈎存款等等。其中,安全的資產例如儲蓄保險及年金等,應佔總資產的20%至30%,就能夠長遠提供收益之餘,平衡投資組合的風險,即使投資失利,依然有充足資金照顧退休後生活所需的住食醫玩四大開支,甚至把這份收入傳承到後代。

俗語有云:「市場專收叻仔。」,很多時候你冒險踏進市場希望拿到超額收益,長期而言都事與願違。從過去的歷史數據中發現,大多數的基金經理跑輸指數表現,而散戶儘管沒有統計數字,平均而言情況相信並不會比基金經理的表現好。那麼為什麼大眾總覺得自己會比別人表現更優秀?那是因為心理學中的認知繆誤(Cognitive Bias),過度自信偏差(Overconfidence Bias)和幸存者偏見(Survivorship bias)的三重影響。

認知繆誤提到新手往往因為缺乏全面認知,會高估自己的能力;而過度自信偏差則會因為自己在某個領域表現出色,例如經營生意非常成功的生意人,往往覺得自己投資一樣可以非常成功,卻忽略不同在領域,需要的心態知識以及技巧不同;幸存者偏見則加劇了以上兩種偏差:你可能會發現身邊有很多成功生意人也是非常成功的投資者,卻忽略了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即事實上有不少生意人是因為投資過度進取而導致失敗。

要做好理財規劃,為自己建立系統避免過度興奮或悲觀的情緒是重要的。所謂旁觀者清,聘用認可財務策劃師提供專業建議是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此外,執行均衡資產配置,例如25%儲蓄保險及年金、25%股票、25%房地產以及25%債券等策略,甚至只投資指數而非個別股票,也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如果想享受投資投機的樂趣,又或者要證明自己的眼光,大可完成一生人的理財規劃,滿足生活所需所想後,才把部分剩餘的閒錢投入市場吧。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