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指數屢創新高,已超過1989年資產泡沫破裂、經濟陷入通貨緊縮螺旋之前的最高水平。日本公司的利潤大約是日經指數觸及1989年高點時的3倍,日本工人終於看到了幾十年來的首次工資上漲,企業也小幅提高了物價。低估值的日股加上疲弱的日圓,正吸引外國資金流入日本市場。
就在這個時刻,日本三井物產公司4月時表示,已與樂敦製藥公司聯手,收購新加坡的余仁生國際公司,這宗交易對這家新加坡傳統中藥公司的估值為8億新加坡元(5.94億美元)。三井物產在聲明中表示,三井物產和樂敦公司共同擁有的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將從Righteous Crane手中收購余仁生約86%的股份。三井物產表示,它於2022年11月間接投資了余仁生,並希望透過協助提升公司品牌和支持海外擴張,拓展業務。
余仁生是在華人社區享譽盛名的中藥品牌,其歷史能追溯至1873年,當時其創辦人余廣培先生離開故鄉中國廣東佛山,前往馬來西亞尋求新的機會,為了利用中藥和草藥協助錫礦工人戒除鴉片毒癮,余廣培於1879年在霹靂州務邊開設了他的第一家商店,而其兒子余東璇將父親的藥店發揚光大,將「余仁生」這個品牌,從馬來亞半島擴展到新加坡和中國大陸。
1941年余東璇去世後,他的財產被分配給他的13個兒子,自此公司業務開始變得複雜而難於管理,其大部分資產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被出售,余仁生的版圖也因而被分成「余仁生國際」和「余仁生香港」兩個部分。1997年,總部位於新加坡的「余仁生國際」成功收購了「余仁生香港」。其後,余仁生國際開始提供更易於使用的產品,例如膠囊形式的中藥、瓶裝燕窩和草藥湯,並於2000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
好景不常,2016年8月,余仁生國際關閉了中國食品和飲料業務及6間零售店。該公司在向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中表示,其虧損受到房地產、廠房和設備以及香港、中國和澳洲的商譽和無形資產減損的影響,這是其業務重組計劃的一部分,該公司全年淨虧損1350萬新加坡元。
約兩個月後,公司從新交所退市,據當時的報道,由大華銀行支持的基金、淡馬錫控股旗下子公司和余承東牽頭的財團,對余仁生國際提出了私有化報價。該交易當時對余仁生的估值約為1.96億美元。
8年後的今天,縱然日圓處於非常疲弱的階段,日資企業以當時私有化接近3倍的價錢提出收購。
儘管日本經濟看似正逐漸步出陰霾,這宗收購能否成功,將取決於三井物產能否捕捉到余仁生以中醫藥材和中成藥為DNA的百年品牌,與東南亞與東北亞的市場連繫起來,透過資源整合/優化、市場擴張、成本節省、技術共享等方式創造價值,在疲弱的市場實現對中藥產品或技術的補充和擴展,並在市場獲得商業和口碑的雙重成功。